完全無法推動!
兩輛戰車的行走系統,碾壓著路面,將路面碾壓出條條裂痕,頻頻或前或橫移;
陳晨這邊每每往前推動一點,對方戰車都會強行將路線帶得偏離。
畢竟雙方戰車在效能上,確實是江大那邊戰車更好一些;
這也得虧對方戰車被陳晨在側面刺穿了車體,不然全力發動起來,絕對能帶著陳晨想前就前、想後就後,那才真就尷尬了。
反觀陳晨這邊雖然是新型戰車,但各方面的技術,都是一般般;
甚至,就算是戰車各方面的材料質地,除了中途訂製的外部武器元件外,其他實在都強不到哪去;
滔滔的河水面上,呼嘯的拂風聲,響徹不絕,吹徹得岸邊捲起大片塵殺;
此時堤壩上,伴隨著戰車的轟鳴聲,雙方戰車一度陷入了死死的僵持。
說實話,陳晨這邊戰車的效能,確實還是弱了一些;
他這邊在第一擊沒有ko擊毀掉對方的前提下,必須需要強行頂住對方車身,然後再進行二次穿刺。
然而……這一切的前提,都必須建立在陳晨這邊戰車的動力足夠!
在戰車外形、主體架構等方面,確實很像陳晨去年聯賽時遭遇過的對方前任、也就當時上一屆帶隊的另一位江大選手;
雖說去年大學生聯賽時,陳晨因為戰車型別被剋制,再加上當時還是個粉嫩的小萌新,確實一度被打得挺慘。
對方戰車的整體效能雖然蠻強的,但確實存在著一些致命的短板;
唔,也不能算是多致命,只能說對方戰車的涉水能力比較差而已。
而這,恐怕也是這次對抗賽中,對面江大那位選手,一上來就選擇強攻的原因;
對方應第一時間選擇強攻,將雙方戰場鎖定的位置進行圈定;
在這種情況下,陳晨就算是想要強行將戰場往水底拖,也是很難做到的。
畢竟按照車型來說,陳晨這邊車型對江大那邊的車型,確實是存在著一定的剋制性;
強攻克功能,攻能克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