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壩上,伴著戰車低沉的轟鳴聲,雙方戰車始終處在僵持中。
憑他這邊的作戰風格、再加上壓力穿刺功能型戰車的特點,其實就算無法直接摧毀對方戰車內部系統,但起碼也能鎖死目標;
其實這時候是應該加大動力輸出,把對方戰車頂到死角,然後製造機會二次穿刺的。
畢竟陳晨這邊戰車的攻擊方式,註定了想要打擊對手,必須將對方咬死!
尤以他這邊在第一擊沒有ko擊毀掉對方的前提下,需要強行頂住對方車身,然後再進行二次穿刺。
可這一切的前提,是陳晨這邊戰車的動力足夠!
像陳晨這邊戰車上裝配的動力系統,只能算是低配玩意,自然強不到哪去。
既然他這邊動力系統在動力方面,註定了不足,那必然無法強行把對方戰車頂到死角上。
基於這種情況,陳晨就算想找到二次攻擊的機會,眼下也做不到。
說起來,相比起陳晨這邊戰車的效能,像吳迪、張子豪等人的戰車,簡直就是vip尊貴專享有木有!
諸如張子豪戰車的動力系統,雖說並不是趨向高爆發的動力,但能夠保證持續作戰,動力系統依然也比陳晨這邊好得太多;
甚至,那傢伙戰車的動力系統,說起來比對面江大戰車的絲毫不差,乃至可能更好一些。
雖說張子豪那邊戰車不具備臨時突破音障,但依然無法掩蓋其動力系統的優越性;
到時候能不能幹翻對面的戰車還是兩說,就算幹翻了對方,但之後呢?
動力系統強行超頻過載了,肯定會爆機的,那之後的對抗賽,那真就尷尬了。
畢竟動力系統一旦爆機了,陳晨贏下這場對抗,也會陷入很尷尬的境地、無動力系統可用!
也就是說,陳晨這邊一旦動力系統爆了,在下場對抗賽之前,根本沒可能將其修好。
賽場上,雙方戰車死死地糾纏在一起,金屬摩擦聲不停迴盪;
陳晨這邊戰車是在側面刺穿的對方車體,雖說在角度上佔了先機,但這時候卻無法推動對方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