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因為跟對方動力相比處於劣勢,以至陳晨這邊就跟吊在對方車體上似的,楞是被對方拖來拖去。
其實主要也是因為陳晨這邊,沒有完成一擊必殺;
如果之前穿刺的那下,能夠準確的破壞掉對方戰車的幾個主要系統,這時候也不至於這麼麻煩。
當然,陳晨畢竟不知道對方車體內部結構佈局,想準確的破壞掉對方主要幾個系統,實在太難了一些。
戰車轟鳴聲在沉悶地響徹,雙方戰車此時如膠似漆地糾纏在一起。
唔,如膠似漆這個詞用在這裡,腫麼感覺怪怪的0.0
堤壩上路邊,隨著兩輛戰車的盤橫,這時候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畢竟這次的對抗賽場地,是臨時安排的,很難承受裝甲戰車對抗中產生的壓強、乃至破壞。
眼下雙方對抗的地點,之所以停留在了堤壩上,住要還是對面江大那位率先完成了搶攻,把雙方對抗的地點,卡在了中間位置上。
然而……
對面江大那位操作手的想法,雖然可以說是不錯,但眼下的情況,卻是有些偏差;
哪怕對方一開始的時候,確實一度壓著陳晨打;
起碼,當時的情況,看起來就是這麼個情況。
偏偏之後雙方對抗的走向,卻脫離對面江大那位選手、乃至大多數人的預料;
相比較而言,陳晨這邊戰車的整體效能,絕對是遠遠不如對方的;
再加上對面江大那邊的戰車,針對陳晨這邊做出過一定的調整改變;
對方戰車內部結構、以及各系統方面先放一邊不談,單是對面戰車前端的固定前鏟坡度、以及長度上,無疑就是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調整。
至於說對方這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
肯定是為了堤防陳晨這邊戰車的壓力穿刺!
畢竟陳晨這邊戰車的武器系統,確實屬於在車身上部的頂置武器;
也只有這樣,陳晨這邊才能藉以將對方戰車剷起,好讓穿刺元件對江大那邊的戰車,完成二次穿刺。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裝甲咆哮》,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