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說這些,好像扯得太遠了。
坦白講,對面戰車針對陳晨的調整,確實讓他幾度有種難以下嘴的感覺。
一方面,對面江大那輛戰車,可是能突破音障、達到陸型音速的;
就憑陳晨這邊這輛老破牛,又怎麼可能追得上法拉力!
咳,這麼說就有點誇張了,事實上確實如此,大抵就是這麼個情況。
更重要的是,對方戰車前端的固定式前鏟,確實對陳晨這邊挺具備針對性;
對方前鏟完全擋的陳晨這邊無法下嘴!
根本咬不著好伐!
至少,正面想腰到對方戰車,根本不可能。
因為對方正面的前鏟有過刻意的延伸,以至陳晨這邊在正面,根本無法接近對方車身,首先接觸的必然是對方延伸出來的前鏟。
甚至,如果硬來的話,就不是陳晨這咬對方了,反倒會直接被對方剷起來。
說實話,相比對方正面特地做過的前鏟延伸,倒是對方戰車的車身高度完全不成問題。
雖說對方戰車的高度絲毫不低,但還沒有達到無法讓陳晨這邊無法下嘴的的地步。
如果說對方戰車的高度,高過了陳晨這邊穿刺元件的最大展開高度,那陳晨這邊自然是無法開咬的;
畢竟他這邊的外部穿刺元件、既裝配著錐狀穿刺的壓力杆,雖說是是非固定試、能夠進行上下延伸、合攏的,但終歸存在著個極限;
當然,對面江大那位選手就算能調整戰車高度,也肯定不會這麼幹;
畢竟戰車高度過高的話,還不是好事;
戰車的高度比過大的話,那估計就不用打,陳晨幾乎都可以躺贏了;
畢竟戰車的高度、跟車身主體的長、寬,是需要呈正比的;
如果對方戰車的高度過高的話,絕對撞一撞就會車翻。
畢竟戰車三圍不協調,必然會影響戰車重心與平衡性等等!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裝甲咆哮》,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