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陳晨既然有先過跟對方這種車型,再次出現對抗時,該怎樣處理這個問題;
他其實當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利用機動能力與目標進行糾纏。
可他後來想了想,發現這事不行;
畢竟對面這款車型,或者說配備了新型動力系統後,在車速方面優勢實在太大了;
是!車速不等於機動能力。
甚至,很多時候車速過高,還有可能影響操作的準確性。
畢竟當車速快到一定程度,根本來不及進行操作。
而陳晨之所以打消了再次面對這種車型時,選擇以機動進行博弈的方式,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畢竟他很清楚,自己能夠想到這點,其他人肯定也能想到。
更重要的是,以他人之長、攻他人之長,不能說是個多差的選擇,但也絕對不是個最好的路線;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江大那邊的這款車型,在速度上無疑擁有著極大的優勢;
至少,在教學級戰車為代表的大學生聯賽中,對面這款車型的速度要快得太多;
而速度快,哪怕機動能力不咋地,但如果操作手水平足夠的話,絕對可適當進行調整。
畢竟車速這東西,雖然與戰車機動能力,沒有太直接的必然聯絡,但終歸是有影響的。
換句話說,如果操作手的水平足夠,完全能夠在陸行音速的狀態下,進行機動攻擊。
本來速度就快,如果再能適當地做出機動動作,無疑會比干巴巴地硬莽好。
事實上,陳晨這次的對手、對面江大那位操作手,確實也是看到了這點;
以對方的車型,或者說對方裝配的新型動力系統技術,其實並不足進行多細微的操作;
起碼,想做到張子豪那樣的情況,是根本不可能;
還是那句話,這麼高的車速下,打個毛線啊。
可結果卻是,對方雖然不至於說做到像張子豪那麼誇張,但也確實意識到了對方這款車型的問題;
當然,有的時候,雖然能發現問題,但不一定說一定能改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