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的硝煙,伴著肆意流淌的鋼鐵‘岩漿’,在廢墟的廠區內流淌;
在陳晨這邊戰車出現轉向的剎那,對面東遼大的那輛戰車,幾乎同時也做出了轉向;
甚至,對方那輛黑色戰車因為是豎轉絞盤強攻型戰車,在這種高速下調整車身的行為,無疑看起來比陳晨這邊要劇烈得多。
畢竟陳晨這邊戰車的車身,相比其他型別的戰車,在車身高度上,確實要相對高一些。
然而……那只是假象!
唔,也不能完全說是假象;
畢竟陳晨這邊戰車,裝配的可是壓力穿側武器系統;
精神力相關壓力裝置的體積,相對大一點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壓力傳導的結構;
說得再具體點,就是陳晨這邊的武器系統,有一部分要是應用到類似槓桿原理的情況;
也只有這種武器結構,才能從下自上進行加壓,然後再從上到下進行穿刺。
說白了,陳晨這邊戰車的高度,雖然看起來挺高的,但實際上就是個擺設;
唔,用擺設這個詞,貌似有些不準確、不恰當0.0
反正就是辣個意思,陳晨這邊武器系統看起來也是頂置,但實際上重心真不在上面,而是戰車內部、乃至下方!
甚至,陳晨這款新車型,之所以重心偏低,其實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裝甲戰車跟普通汽車,雖然相差十萬八千里,但有些常識,同樣存在著共同處;
就像普通汽車裡,小麵包跟城跑、大客車跟賽車,前者無疑很容易翻車,後者雖然同樣不能說絕對安全,但確實是要穩妥一些;
之所以如此,說到底,還不就是因為車身重心偏低嘛!
車身重心越低,無疑在急速轉向時,安全性也越高一些;
這種常識性的東西,不單能用到普通汽車上,同樣能用到裝甲戰車上;
不然……某位姓牛的棺材板子,都會壓不住的!
而眼下對抗雙方的戰車,其中就無疑是陳晨這邊車身重心更低一點;
唔,都不能說低一點了,而是低太多太多!
畢竟對面可是裝配的豎轉絞盤武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