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這邊銀灰色戰車,硬生生拖著雙方卡在一起的那塊外裝甲,驟然朝前方猛地加速。
巨大的衝力下,戰車那沉悶的轟鳴聲不斷響徹,伴隨著起的則是對面東遼大那輛戰車的外裝甲,楞是不扯下了一塊。
當然,陳晨這邊情況同樣好不到哪;
雙方外裝甲的一部分之前是卡住的,他這下子不單強行扯下了對方一塊外裝甲,他這邊那部分外裝甲,也被拖扯得翹起了大半。
可陳晨這時候卻對這點絲毫擔憂,或者說,沒有心思去顧忌這事情。
眼下這情況雖然有些出乎預料,但細想發現其實並不稀奇;
畢竟能夠三十二強入圍的選手,實力總歸不會差到哪去;
陳晨也不指望這麼一下就能把對方幹掉,哪怕已經弄掉了對方一塊裝甲;
說實話,外裝甲出現損傷,其實是挺嚴重的事情,尤以還是側面外裝甲;
雖說裝甲戰車防禦能力最好的,大抵都是車身前端位置;
畢竟大多數車型的武器系統,就是位於前端,間接防禦能力確實極強。
然而,這只是說防禦能力;
實際上,整個戰車結構上,裝甲厚度最大的,其實還是側裝甲;
畢竟戰車前端雖然也挺厚,但卻是利用武器系統等等的,以攻代替對戰車的防禦;
之所以側裝甲最厚,倒不是說戰車中間部位是最重要;
唔,畢竟裝甲戰車渾身上下,最重要的肯定是操作手的安全啊!
而操作手所在的位置,卻是是車身偏後、乃至尾部;
可車尾部分具備著安全艙彈射裝置,無法安裝特別高的防禦強度;
何況,整個戰車最堅挺的,其實不是外裝甲、也不是武器系統之類的,而是安全艙!
如果連安全艙都能打爆的話,就算戰車裝甲防禦再高也沒了卵用;
畢竟不談安全艙的一系列功能,單是材料強度上就要高於戰車其他部位的。
當然,除了這些原因外,戰車尾部無法提太高的防禦強度,還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