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方商業機構的入場,大學生聯賽雖然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各大高校在底線上還是有所保留的;
就像預賽分為小組賽制與迴圈賽制組合,其實就能看得出來;
畢竟迴圈賽制在一定程度上講,確實算是比較公平、比較全面的一種賽制方式;
一方面,依靠迴圈賽制獲得的積分,最終來決定三十二支晉級隊伍,相對地降低了運氣、乃至暗箱操作的事情;
另一方面,迴圈賽制雖然不像上屆聯賽的賽制強度那麼高,但對車組水平依然是個不低的考驗;
畢竟整個迴圈賽制,每個車組最多將進行三十九場對抗;
如果車組在專業水平方面不夠的話,肯定無法滿足這種強度的對抗需求。
說到車組後勤保障的事情,坦白講,陳晨所在的車組,其實在這方面是比較薄弱的;
正常情況下,課題小組每年都會招募一位或者幾位大二學生;
可陳晨當時因為新車型的事情,無疑不太適合帶學弟學妹,因此車組滿打滿算,就只有程成學長跟姚堯兩人罷了;
雖然他們車組在專業方面,還算不錯,但人手方面確實偏少了一些。
不過,這其實倒也不算什麼大問題;
畢竟上屆大學生聯賽、文靜學姐帶隊時,車組內也是大貓小貓兩三隻,最後還不是摘下了桂冠。
當然,相比去年大學生聯賽,今年也確實有些不同;
諸如各參賽車組的水平,明顯比去年高一些;
單是吳迪、張子豪任何一個放在往年,都是有望拿下大學生聯賽冠軍的傢伙;
可放在今年,卻一抓一大把。
沒錯!就是一抓一大把,這話還真不是誇張!
諸如江大那位挑釁東山大的操作手,再諸如全大那個!
因為是迴圈賽制,雖說盡量對各車組後勤方面存在著不低的考驗,但還是儘量避免各車組頻繁對抗的事情,所以在組委會在對抗賽排序上,儘量避免各車組聯戰的情況;
當然,這其中是否有著為了保證收視率的原因,就不好說了。
畢竟四十支參賽車組,如果同時多場次進行對抗的話,收視率必然會出現分攤,屬於弊大於利的。
陳晨趁著自己的對抗賽還沒有排到,自然不會放過提前觀察下其他車組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