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別說是教學級層次的裝甲戰車,就算是真正聯賽級戰車中,陳晨訂製的武器元件材料,也是排名比較靠前的。
坦白講,陳晨當時挑選訂製武器元件的材料時,也是很心疼的好伐!
這可是六百萬啊!
陳晨從小到大就沒見過這麼多錢好伐!
可他不這麼做沒辦法啊,之前的小組賽中,武器元件的問題實在太嚴重了;
試想如果跟對手剛交手呢,武器元件先斷了,那還打個毛線啊!
畢竟陳晨這邊戰車的攻擊方式,可是壓力穿刺,如果穿刺元件不行,根本無法對目標戰車進行穿刺的。
反倒是陳晨這邊戰車裝備的精神力相關壓力裝備,雖說挺一般的,還是在車場卸下的二手貨,但眼下用起來卻還是夠用的。
至少,在陳晨對手還都是輕型裝甲戰車的情況下,提供的壓力問題不大。
唔,除非碰到少數比較奇葩的傢伙;
諸如……閻西西那貨!
說起來,陳晨之前小組時,最後就算能找到那傢伙,估計很大可能也拿對方沒有辦法;
畢竟閻西西那貨的戰車,完全就是個另類奇葩;
戰車按照車重,分為輕型裝甲戰車、中型裝甲戰車、重型裝甲戰車;
輕型裝甲戰車的車重,之所以控制在一百頓以內,不是沒有原因的;
畢竟動力系統、以及操作手的精神力峰值等方面限制性,擺在那裡;
如果在輕型裝甲戰車的板子基礎上,強行加大車重,最後肯定會影響整體引數;
諸如加大外裝甲防禦能力,必然要在材料選擇、以及厚度上尋找突破;
尤以後者!
畢竟就算材料選擇上好一些,如果不加大裝甲厚度,在防禦力上提升也不是那麼顯著的;
而加大裝甲厚度,必然會在外裝甲的總重佔比;
這時候必然要刪減其他系統的車重佔比,否則車體噸位過高,移動速度、機動能力必然會直線下降;
到時候就不叫裝甲戰車,改該叫拖拉機了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