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不單是陳晨自己這麼認為,其他人也是很看好他的;
比如咱們的小飛同志,以及……沒了0.0
沒錯,就是沒了!
坦白講,相比張子豪、吳迪那邊的新車型,陳晨這邊的新車型,其實真沒幾個人看好;
就連東山大這邊等人,其實對陳晨這款新車型,也是一頭霧水;
甚至,不單是其他人,就算是全程參與了戰車整合的程成學長,其實心裡也是有些沒底的。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陳晨這款車型,幾乎可以說是陳晨一手設計的!
他這邊的情況,畢竟跟吳迪、張子豪不同;
那倆傢伙說是親手設計的車型,但實際上都是有著外援團隊的;
人家一個有錢,一個有權,根本不是陳晨能比的;
至少,看起來確實是這麼個情況;
畢竟在其他人看來,就單靠陳晨這麼一個人,頂多再加上程成學長,乃至再加上個姚堯,又能鼓搗出個什麼玩意?
當然,大多數人不看好陳晨這款新車型,也不能說錯;
畢竟他這款車型,在根本上確實存在著問題;
倒不是說壓力穿刺這種攻擊方式,無法得到認同;
甚至,以往對於這種武器系統的構想,早就出現過;
不然就劉叔那情況,還能真構(幻)想出這種車型?
而壓力穿刺這種武器系統,之所以以往就有過論證,但最終卻被打消,主要還是因為技術不成熟的原因;
就連陳晨其實在這方面,也曾經考慮過是否放棄;
畢竟壓力穿刺武器系統,存在著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攻擊速度過慢!
武器系統攻擊速度慢,意味著很難對目標戰車做穿刺攻擊。
在二段壓力技術沒有徹底成熟前,這種問題註定了無法在根本上解決。
當然,陳晨既然堅持選擇這款新車型,肯定考慮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