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吳迪那邊戰車的破壞力,就算沒有超過自轉強攻型戰車,其實也差不多了;
也只有雙方破壞力相差不大時,才會在對抗過程中形成對沖中和;
雖然兩方的武器系統,一個屬於豎轉、一個屬於橫轉,嚴格意義上講不算是逆勢對沖、無法完全抵消,但相互衝擊下,對破壞力確實是有一定衰減效果的。
自轉強攻型戰車,強就強在破壞力,可眼下在破壞力方面,卻不再處於絕對優勢,那就真的尷尬了;
雖然這麼說有點誇張,但自轉強攻型戰車除了破壞力,真的可以說是一無事處;
移動速度慢、機動能力差,穩定性相對偏低……
以往這林林總總的缺點,都被自轉強攻型戰車的強大破壞力遮掩了;
可眼下!對方破壞力不再辣麼牛逼,唔,至少,相對而言,不再辣麼吊炸天地,那所有的缺點就成了軟肋!
反觀吳迪那邊的車型,半分離結構的車體,意味著擁有著強大到無與倫比的激動能力;
沒錯!對方戰車在機動能力上,確實擁有著超強的優勢;
畢竟人家可是用‘兩條腿’走路的,總好過其他車型的‘匍匐前進’0.0
單是在機動能力方面,吳迪那邊戰車就完爆了自轉強攻型!
咳,實際上也就這一點能完爆;
畢竟論起其他方面而言,吳迪那邊戰車其實也強不到哪裡去的0.0
諸如對方的移動速度,因為半分離車體的原因,肯定無法跟整車體結構相比;
嗯嗯,匍匐前進也有匍匐前進的好處,移動速度快啊!
當然,吳迪那邊戰車在移動速度上,雖然不太讓人恭維,但也不至於弱於自轉強攻型戰車;
主要自轉強攻型那爛速度吧,實在太那啥了一些0.0
畢竟在戰車高速自轉下,有著那股離心力,車速想快起來根本沒戲。
而除了移動速度、機動能力等方面外,戰車的對抗能力,無疑也是個很重要的靠量標準;
坦白講,吳迪那邊戰車因為是半分離車體結構的原因,雖然貫穿武器系統、連線兩端車體的中軸,採用了強度很高的材料質地,但結構畢竟擺在那裡;
說白了,這種車型結構,對抗能力再強,也強不到哪去!
然而,雖然吳迪那邊戰車的對抗能力很一般,但也得看跟誰比!
如果跟自轉強攻型戰車相比,那就不是個事了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