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看著眼前完成修整的紅色戰車,下意識揉了揉黑眼圈、同時鬆了口氣。
通常情況下,裝甲戰車的維修,分為三個層級,小修、中修、大修;
唔,就是這麼通俗易懂。
所謂的小修,大抵指的是戰車的基礎維護與保養;
諸如戰車每次對抗結束,幾乎都要做一遍常規維護。
中修,則是針對裝甲戰車外部裝甲、乃至內部結構出現的問題,進行修理。
至於大修,基本都是裝甲戰車某個、或某幾個系統,出現了重大故障,需要進行修理、乃至更換。
陳晨在之前的賽事對抗中,戰車最後被撞成了辣個樣子,則不屬於這三個情況中的任何一種,而是……
戰車報廢了!
沒錯,就是報廢了0.0
如果只是戰車的前端裝甲、乃至武器系統缺失,其實還不算什麼;
偏偏在陳晨之前那場對抗中,他們車組戰車的車體框架出現了變形!
對於裝甲戰車而言,各系統固然重要,但車體框架才是根本;
畢竟裝甲戰車在對抗過程中,對車體穩定性的考驗真的很大,車體框架如果存在著隱患,很容易出現大問題。
當然,裝甲戰車終究不是普通汽車,不用去車管所車審,所以不用擔心被報廢處理0.0
說是這麼說,想修整車體框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陳晨這邊跟程成學長楞是用了五天,才將車體框架勉強修復;
這五天的日夜趕工,疲憊其實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棄賽了十場!
之前就說過的,接下來的迴圈預選賽,陳晨他們車組的容錯率,只剩下十三場;
五天棄賽了十場,再加上陳晨之前的那場平局,等於丟了十一個賽點;
也就是說,陳晨他們車組再丟掉兩場對抗,很可能就會錯失三十二強的門票。
是!
在實際過程中,丟掉的總場次就算高於三十一場,其實也有可能進三十二強;
畢竟丟掉的場次不高於三十一場能穩進三十二強,只是理論上的,很可能最終的結果,三十二支入圍隊伍中有比這個成績更差的。
可那終究只是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