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家裡可算熱鬧了,弄得陳晨一陣頭大;
一家人一會爭論上這個重點高校、一會說進那個重點高校;
尤以各重點高校的計劃招生數量一下來,家裡可算是徹底炸了鍋。
今年華大、海大,在東山省的計劃招生數量,分別是13、15;
至於國防大,計劃招生數量則是57;
國防大是無地域性招生,加之專業側重方向跟地方重點高校,沒有太大的競爭關係;
想報考國防大的,大都是已經立志往職業軍人方面發展的;
國防大也好、其他軍事院校也罷,畢業後大抵遵從哪來哪去;
諸如東山省的考生進了國防大,畢業後最終還是會優先回流到東山軍區;
國防大往年招生的時候,各地區都會給予一定優待;
相比華大、海大,國防大往年的招生標準,其實也會相對放低一些。
當然,招生標準是一回事,三大在各地區的計劃招生數量,才是最關鍵的;
其實這一點,比招生標準,要重要得多!
尤以所謂的招生標準,是在招生結束之後公佈,大抵卡著招錄的最後一名成績;
也許那一年整個地區,考得全都很好、或者全都很差!
當然,後者那種情況,出現的機率還是比較小的。
也就是說,考得再好,沒用;
只有考生在省內的綜合成績排名,剛好在三大招生計劃數量以內,才能穩進三大;
如果排名不夠、盲目報考,結果很可能會落榜,比考砸了還憋屈!
事實上,每年招考季,都是三大與地方重點高校、乃至考生之間的一場博弈;
省內的考生排名,有沒有?
有!
不公佈!
就看考生填報志願時,有沒有膽量填三大!
尤以華大、海大,在各地區的招生計劃數量,真的只有寥寥的名額;
競爭太大、意外太多!
如果填了三大,就有可能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