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接下來幾天,照舊是學校、家裡,兩點一線。
期間又有幾所普通高校,先後派人來過他們學校;
倒是各所重點高校,始終沒有人露面;
直到轉眼間又到了週末,他們學校竟然真來了個大人物;
東山大學、招生辦,一位姓孫的副主任!
說是大人物,可能有點誇張,但確實算是個不小的領導;
東山大學雖然是教育機構,級別卻也是正二八經的省、部;
招生辦,隸屬高校的學工委;
那位孫副主任的級別,放陳晨他們這個四五線小城市,都能堪比教育局局長。
說起來,東山大學在各所重點高校中,雖然排名比較靠前,但實際情況卻挺尷尬;
教育機構的性質,註定了規模的侷限性,不可能無限擴招;
既然在學生數量上無法解決,必然要在學生質量上尋找突破;
東山大學想要更好的發展,自然需要爭取更優秀的學生資源;
然而……國防大、華大、海大這三座大山,始終在東山大學頭頂上壓著;
東山省每年最最優秀的考生,最終絕大多數都會外流!
說是最最優秀的考生,沒有絲毫誇張的成分;
國防大倒是還好說,與東山大學沒有太大的競爭關係;
畢竟側重點不同,報考國防大的,大都是有志往職業軍人方面發展的;
可華大、海大,在本質上與東山大學一樣,都是地方上的重點高校;
這兩所重點高校招生,減去要招錄本地的考生外,各省分到的名額,真的很少很少;
各省份那麼多考生,去爭那寥寥的名額;
要全省前十、前五、前三,乃至第一,才有資格爭!
每年全省最最優秀的考生,因此很多都會外流到華大、海大。
當然,不是說考得好,未來就一定有出息;
可精英里面挑精英,一定是最好的選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