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缽僧估算著這一次的時間,果然提純去雜完成得很好,鼎也沒爆。
厲文山卻是眼睛一亮,說道:“爆鼎應該還有一個原因,我煉製的這兩個鼎,陣法刻注方面,比他們明宗做得好!”
這一回,李詩劍和托缽僧都點頭。
托缽僧不眠不休,厲文山也是。
李詩劍看到托缽僧對控火掌握很好了,就按原先的時間安排,白天上半天參與煉製,下半天悟劍,上半夜修煉《浩然正氣訣》,下半夜修煉《雷電體功法》。
不覺是七八天過去了,各樣材料提純去雜都做到了十分滿意了,托缽僧才開始進行真正的煉製新式鼎。
已經提純去雜了的材料,分成四份。
托缽僧先取一份,正兒八經地開始了煉製新式鼎。
只見一樣一樣的提純了的材料被投入到了鼎中,鼎內熔汁漸漸地融合,托缽僧仙家靈道六階真元外放,控制鼎中成品粗坯定型。在即將定型時,迅速刻注陣法。
不多時,成品出現!
三個人一齊看時,卻是隻相當於靈道四階,只是一隻四品道器新式鼎!
厲文山與李詩劍看了,心中倒也高興,畢竟比二品的新式鼎是好多了;然而,托缽僧卻是不滿意——老衲出手,至少也得是六品道器,也才符合自己靈道六階的修為境界嘛,怎麼這一下子差了兩階呢?
李詩劍與厲文山都安慰道:“明塵道友,這已經很不錯了,不必懊喪!”
托缽僧道:“我只說出手必是六品以上,最難也不應該低於六品,不曾想才只是四品破鼎一個,這真是讓人無奈無語!
整個兒的煉製過程,應該說是沒有什麼不完美的,為什麼沒煉製成六品以上的呢?”
李詩劍聽了,仔細回想唐榮教給自己的煉製知識,又努力回憶在那南荒高原北面天柱峰上時,唐榮煉製這新式鼎的過程,就說道:“莫非我們把所有的東西都單獨提純去雜,這個做法不太好?我回想了一下,唐長老煉製時,可是將那渾鐵與火砂放在一起熔化的。”
厲文山聽了,也說道:“既然是如此,那應該就是這個環節出了問題了吧?”
托缽僧道:“渾鐵和火砂,我這作倒是還有許多,不如把這個環節改了試試。不過,要是不能成功,這可能會浪費了一份材料啊!”
厲文山和李詩劍都說道:“好在已經有了一個鼎,三份材料,就算是浪費了一份,也不要緊!”
於是托缽僧再次煉製,果不其然,這一次煉製出來的成品,達到了六品!
三人都是十分高興!
托缽僧卻是在高興之餘,將之只剛剛煉製好的六品新式鼎拿了過來,用以煉製第三隻鼎。厲文山與李詩劍都是一臉興奮地圍觀。
三人都料定這次煉製出來的新式鼎,必然也不會低於靈道五六階吧!
期待裡,火息,鼎冷,又一隻新鼎出了爐!
這一回,卻是大大地出乎三人預料!這隻鼎,居然是相當於靈道八階的八品道器!
托缽僧更是喜不自勝,直接將這隻八階的新式鼎滴血認主,開始了再次煉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