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仙塵> 第六十二章、李詩君尾山鏖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二章、李詩君尾山鏖兵 (2 / 4)

李詩君道:“是啊。若我處在他們的位置上,那麼我會怎麼取捨?我必然留下少數兵力守木門峽隘口,大軍西撤,退入天蒼州,這是最安全的途徑。要不,我們抓緊派出一支人馬,插到本州隴縣去,切斷他們西撤後路?”

徐興道:“唐自榮為人,外寬內忌,只怕辛君集與卜君瑞不到逼不得已,不會擅自撤退。我們現在應當加強探報,務必弄清木門峽那邊,辛君集與卜君瑞到底是怎麼想的。”

李詩君道:“我們還要嚴格巡查各個交通隘口,不可放他們信使探馬人等偷過!”

這邊商量過後,李詩君又將情報,派人通知右軍林珙元帥。

信使剛剛離開,這邊又抓住了辛君集與卜君瑞的信使一人,送到李詩君這裡來了。

李詩君一審問,果然辛君集與卜君瑞難做主張,搖擺不定,這信使,乃是向大西朝廷求援,並申請撤離木門峽的。

李詩君又從信使口中得知,辛君集已經聽了卜君瑞的話,派兵加強那隴縣防守了!

李詩君聽了,不覺是嘆了一聲,說道:“天下之能者,所見大都相差不多。我能想到要奪隴縣,他卜君瑞也能想到增防隴縣呀!”

徐興道:“元帥,如今辛君集決心難下,卜君瑞計謀未定,我們正好就此時用計。”

“如何用計?”李詩君來了精神。

徐興道:“我有一條引蛇出洞之計!只須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便可勝他。”

李詩君聽了,哈哈大笑,連連讚道:“好!果然是妙計!”

於是李詩君好好撫慰了信使一番,就問了信使姓名,家鄉,原來這信使本是石門州貫縣人氏。李詩君恩威並施,又許以高官重利拉攏這信使,說道:

“你若是替我軍辦成這個事情,我便奏請太平汗皇封你做個優遊逍遙大夫,叫你今生享受榮華富貴。安享下半輩子,如何?”

這信使倒也是個明白人,就說道:“元帥許我這麼多好處,我豈能不投降?我前些時得人傳信兒,聽說老家那邊,莊親莊鄰們私下都唱《太平歌》,都盼著太平軍打過去,好從此過上那太平日子呢。”

徐興不失時機插上一句話道:“竇星童,你若是壞我軍大事,那後果是怎樣的,你也必能想得到吧!”

這信使竇星童道:“小人這番把假信送去,就想法子脫身回來見元帥與軍師,好教元帥大人放心!”

原來,徐興之計,是要假傳大西詔書,令辛君集與卜君瑞留下少數兵力守木門峽隘口,卻率領主力回奪本州主城木門縣城與經縣縣城,再去匯合唐自榮大軍,一起來奪龐縣。

而李詩君這邊呢,派兵佔住尾山,打他辛君集卜君瑞一個伏擊。

於是李詩君令人給竇星童換了一身貼身金甲,外面仍是原來衣裝,又親自與徐興陪他吃飯飲酒,數日之後,估算著到了信使歸期之日了,這才讓竇星童帶著偽造的大西詔令,去木門峽隘口回報辛君集與卜君瑞。

竇星童去後,徐興道:“不論這竇星童此去成與不成,我軍都要前出伏擊。此地到木門峽隘口,中間有一段山路,那裡叫做尾山,正好可以設伏。”

李詩君道:“我也是這麼想的,不如請軍師領二萬人守木門縣,我領八萬人馬前去埋伏。”

徐興道:“好!我與元帥約定三日之限,若是三日內敵軍不來,就說明這引蛇出洞之計失敗了。那時元帥可領大軍就往木門峽進發,我領兵接應。”

李詩君道:“好!”

卻說木門峽守軍,辛君集與卜君禮正在指揮軍隊反擊林珙之軍攻打關隘,有探馬來報,信使回來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