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夢常道:“師弟,我軍奪了並縣,但後面還有那龐縣,也是進軍西寧州的重要關隘,我想,我們可不可以乘著奪下並縣之機,順勢而西,一舉拿下龐縣呢?”
李詩君道:“師兄有何妙法?”
田夢常道:“不如我軍明天夜裡,這邊來奪並縣,卻在五更前,那邊另出一支兵偷襲龐縣。”
李詩君道:“師兄,請說得細緻一點兒吧?”
田夢常道:“師弟,不如明天夜裡,你領大軍突入並縣城時,我與常勝將軍或是馬榮將軍,領兵二萬,前去奔襲龐縣。你這邊在力求四更結束戰鬥,五更出兵援我。”
李詩君道:“師兄,那龐縣縣城,與這並縣縣城一樣,是城高池深,不用飛軍,只怕不行呀!”
田夢常笑道:“師弟,我估計那龐縣守軍,只想著並縣有仲君禮與哈君寶守衛,必然中警惕不高,若用飛軍偷襲,他們未必想得到呢!”
徐興聽了,也說道:“田軍師說得有理。並縣到龐縣,路程有一百一十多里,所可慮者,是這大號投石車,趕路速度達不到要求,難能按時趕到龐縣城下呀!”
田夢常道:“我已經想過這個問題了,可以讓匠作營將投石車拆了攜帶,到那龐縣城下時,再組裝起來,以作攻城之用。”
眾人都說如此甚好。馬榮道:“田軍師,馬某願意與你一起攻打龐縣去!”
大刀常勝道:“馬將軍不要爭,還是由我常勝隨田軍師攻打龐縣!”
李詩君笑道:“兩位先鋒不必爭執,依我看,這邊並縣之事,已無懸念,而那邊龐縣,飛軍奪城,正需要大將當先,不如兩位先鋒都去。”
於是馬榮與常勝這才不再爭了。李詩君又向田夢常道:“師兄,動用飛軍之前,師兄一定要摸清敵情呀。我一想張三哥犧牲,心裡就不好受。”
田夢常道:“師弟,若是要為張猛將軍報仇,我軍打下龐縣後,可以出兵一支,向南攻打經縣,此地是那辛君集卜君瑞的後路要隘。只須拿下經縣,便是抄了他辛君集卜君瑞的後路。”
李詩君道:“好!就依師兄之議。”
太平汗皇開平三年七月八日之夜,李詩君令人在並縣城四門騷擾,時而東門吶喊,時而北門放炮,又或南門縱火,西門擂鼓——此是李詩君騷擾疲敵之計。
然而並縣城中,仲君禮初聞報時便請哈君寶商議對策。不想哈君寶十分老辣,輕輕一笑,說道:“都督不必驚慌著忙。我料這是李詩君騷擾疲敵之計!”
仲君禮道:“他如此聲勢,頗為驚人,左相為何只說他是騷擾疲憊我軍?”
哈君寶笑道:“李詩君若是要偷襲奪城,必然不會作出這些假動作來。拳頭要想打出去,須先要收回來——自古至今,從來就沒有偷襲奪城者大張旗鼓而來的道理。”
仲君禮道:“左相高見!那我們怎麼辦?”
哈君寶道:“都督今天可曾得了我主汗皇之戰報?那卜君瑞與辛君集在木門峽口,用繩網來防林珙飛軍,殺了太平軍猛將張猛。卜君瑞還將那操縱繩網之兵起了個名字叫‘網軍’呢!
依我說,我們就將這網軍分作兩部分,一半守上半夜,一半守下半夜。他李詩君之兵,別說飛軍,就是李詩君自己,也休想上得了我並縣城牆!都督又何必擔憂?”
仲君禮聽了,大喜,連聲說好。於是仲君禮傳下號令,如哈君寶所說,只管守城,不必擔心敵軍進攻。
再說李詩君這邊,所分派騷擾疲敵之軍,不過是四統人馬,每一城門各是一統五百人,折騰了一夜,城中只不理睬,因而所取得的疲敵效果,實在是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