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日子難過也得往下過呀,李詩君領左軍在並縣前線眼巴巴地等著這邊的訊息呢。
更何況,戰場情勢,瞬息萬變,戰機所在,須當機立斷,豈能容你遲疑不決?
前線那邊,李詩君、徐文虎各有表到,催問不已。
李詩劍無奈,只好表示同意,就派人送了太平汗皇的親筆並聘定之物到並縣前線。
託缽村夫記述當日之事,到了這裡時,不知說什麼好。倒是李詩劍,作為當事人,頗有感慨:
想要為天下開太平,就得做出犧牲呀!可憐我身為太平汗皇,反而更不能自由自專!連自己的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來作主張了。
哎!誰叫我現在是汗皇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汗皇朝廷,只是另一種江湖罷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嗚呼!
難怪那托缽僧與我師父都要去修仙,難怪那南平汗皇劉小棒兒寧可捨棄了汗皇之位也要去修仙,哎,說到底,還是神仙好呀!
李詩劍又想到翠姑,此時必也是在大都山跟隨師父修仙去了!一時間,李詩劍竟有了一種拋掉這汗皇之位,也去修仙的衝動。
然而,理智卻告訴他說:不行,至少現在是不可以的啊!
李詩劍就想到了師父賜下的《觀魚經》,也只好拿過來讀,權當是解解鬱悶了。
不說李詩劍讀《觀魚經》,以消解自己的鬱悶,再說李詩君這邊,得了李詩劍的允諾,當即著人通知潛在並縣搞“文伐之計”的徐文虎。於是徐文虎就約了慕容家姐弟,來勸說慕容歸。
原來,慕容家姐弟,並不敢直接跟他們的阿爸慕容歸當面說起勸降之事,卻是先跟他們的阿媽說了。
慕容歸夫人向女兒道:“若是那太平汗皇真能允諾婚事,你們又都願意,我自會跟你們阿爸說,勸他歸順太平汗國。”
慕容三姐弟自然就把他們阿媽的話給徐文虎說了。徐文虎道:“好!這麼著,想法子讓我到你們家去做個西席,或者別的什麼都行,先給我弄個接近你們阿爸的機會。”
不料這話說過沒兩天,慕容家三姐弟還沒想出辦法,就得到了徐文虎的通知:太平汗皇已經同意了!且有其親筆信與聘定之物!
於是乎,慕容家姐弟三個就說與他們阿媽知曉。慕容歸夫人倒也高興得很。
於是夫人當天就令三姐弟將徐文虎請入府中。
慕容歸夫人看過了蓋有太平汗皇大印的親筆書信及聘定之物,就向徐文虎道:
“徐先生,孩子們已經把事情跟我說過了,如今汗皇與左軍大帥都樂意結這門親戚,我請徐先生來商量,怎麼勸說我家老頭子呢?”
徐文虎道:“今天慕容將軍歸來後,夫人可以與他說話,試他意思。小可與令郎令愛就在屏風後聽聽風,再定行止。”
卻說慕容歸回到家中,慕容夫人迎上前來,說道:“老爺回來啦!”
慕容歸道:“夫人,我怎麼覺得今天你似乎是專門在等我呢?”
夫人道:“不愧是將軍,真有眼光啊!”
慕容歸笑道:“一輩子過來,都老夫老妻的了,知妻莫如夫,知夫莫如妻,我豈能沒有發覺?”
聽了這話,當時慕容夫人與屏風後面的徐文虎並慕容姐弟都是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