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文山哈哈大笑:“明塵道友,當世修仙,你我二人而已!果然跨過了這個門檻,便是廣闊天地,逍遙世界啊!”
翠姑早已在門外等候著了,見了老師厲文山這樣,也說道:“師父您突破了?恭喜啊師父!這《觀魚經》居然真的是仙經呀!”
厲文山笑道:“翠翠,你是我關門弟子——我既然突破,便已明白此經中許多關節,不須二年,為師便可引領你進入真道境界。”
翠姑道:“師父,什麼是真道呀?”
厲文山笑向托缽僧道:“明塵道友,什麼是真道?”
托缽僧道:“我只知是真道,卻不知應該怎麼解說呀。”
厲文山笑道:“《觀魚經》對此倒是有所解釋,我以前不明白,現在明白了。”
托缽僧自然就與翠姑都詢問《觀魚經》是怎麼解釋的。
厲文山道:“明塵道友其實也知道這一點,先天境界就是真道。只是,這真道分為九階,為師現在,不過是真道初階罷了。翠姑,你好好讀《觀魚大法》,此經中後半部分自有解說。明塵道友,你現在是幾階?”
托缽僧道:“厲道友,我現在麼,應該說是真道三階了。此事我是憑這缽才知道的。”
翠姑道:“師兄,你這缽好厲害呀,這麼好的寶貝,能不能讓我摸摸,長長見識?”
托缽僧笑道:“好說!”
於是翠姑接過來,託在手中,果然感覺大不相同。翠姑心細,便覺得身外似有無限氣息,如小溪流水一般,要往自己體內注入,然而,卻又有它獨特的注入路線。
翠姑當時牢記這種感覺,以便自己修煉;卻將缽送給托缽僧,笑道:“師兄這寶貝,果然神奇!”
托缽僧笑著接了缽,道了一聲“回去!”
再看托缽僧手上時,缽已不在。翠姑好奇:“咦!缽哪裡去了?”
厲文山卻是笑道:“先前是召之即來,現在果然是揮之即去了!哈哈。”
——若是有千里眼順風耳,翠姑便當聽到看見:那南平汗國,劉小棒兒夫婦正為著缽不見了而焦急,陸三丫安慰小棒兒說必是“被阿爸收去了吧”,小棒兒說“但願如此吧”。
不想這缽卻突然從天而降!於是他夫婦兩個,是相視大喜曰:“缽自動回來了啊,果然是寶貝!”
此時,真儒居中,托缽僧向翠姑道:“師妹,我那缽,已經飛回南平去了。”
翠姑聽了,又驚又喜:“師兄,這缽果真是好寶貝呀!”
厲文山笑道:“明塵道友,感謝你讓我省了跑一趟南平呀。”
托缽僧笑道:“厲道友,你可得跟我走一趟,我是有事而來。”
厲文山道:“什麼事?”
托缽僧道:“我已一心向道修煉,我兒子兒媳如今也是寧願修仙,不願再做汗皇,故而,南平汗國現在汗皇是陸九公的侄子陸雨農。
南平汗國願意做太平汗國的附庸國,條件是讓出青州,謹守南八州,且有自主治權。這個事情,需要我與你同去見詩劍說明,讓他兩國世世相安,永為兄弟。”
厲文山道:“原來是為著這個事情,挺好呀。我還聽說現在詩劍他在天寧關下數月,屢戰無果,我們正好過去說清這個事兒,順便幫助他打下天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