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道:“自然認得。崑崙掌門吳英,志向遠大,俠名滿天下。當年我在地方上☯任,得令尊之助,方才除了當地一邪派幫會。”
這些話雖有些恭維,但倒也屬實。吳斌江湖經驗淺,聽到這樣一番讚美之詞,心中別提有多得意了。
但聽那位大人忽然話鋒一轉,說道:“可今次的事,吳少俠卻萬不能管。”
吳斌問道:“為何?難道大人還怕我不是那肖小之輩的對手。”
“非也,非也,可知他們是哪方面的人?”
“聽他們說話的內容,應該是東、西兩廠的人。”
“不錯,閹宦之亂自古有之,而本朝尤甚。東、西兩廠勢力龐大,朝野皆是他的人,江湖中正邪兩道中他們有多少人誰也不知道。若是被他們知道,是吳少俠參與救了我,他們安能放過你們崑崙派。崑崙地處西域,若真有什麼事,中原各派想幫忙都來不及。”
吳斌道:“難道就由這些閹貨胡☯作☯非☯為,擾亂天下嗎?”
那位大人道:“當然不是,只是即使我們與他們爭鬥,也不會直接跟他們對抗。而是利☯用他們個黨派之間的鬥☯爭,我們從中找尋機會將他們一網打盡。就如這一次,我也是想利☯用他們與藩王之間的不和來參倒他們。只是沒想到,最後一刻,他們竟然臨時和解,而且一致將矛頭對向了我。也許,他們這次鬧翻本身就是一個計謀,為的就是讓我掉進陷阱,從而殺一儆百。”
吳斌問:“難道就沒人能對付他們了嗎?”
大人長嘆一聲,說道:“少俠胸懷仁義,老夫代天下感謝。但這批奸邪之輩已是朝☯廷的毒☯瘤,若強行除掉,誰也不敢保證除根。而且就算清除乾淨,朝☯廷武林也會因此元氣大傷。到時候給了外邦可趁之際,受苦的還是天下百☯姓。”
吳斌道:“照大人這麼說,對著這個毒☯瘤,我們就只有忍了?”
大人道:“忍,一定要忍,忍著痛一點一點的將毒☯瘤削去,還不能讓毒血濺到自己的身上。就如今☯晚,雖有人救我,但你可看到他們用了你所熟知的武功,或者留有什麼給人把握的線索嗎?”
吳斌一想,也是。不管是外面那兩個假夥計,還是這裡躺著的四個人,身上都未留下什麼線索。
那位大人繼續道:“至於那個一枝梅,他本就是個異數。有皇帝的寵愛,誰也不敢直接參他。這劉瑾等人因暫時失寵賦閒在家,若是因此事而惹怒了皇上,只怕不死也要脫層皮。”
兩人正說話,就聽樓下那假掌櫃的破口大罵:“王守仁,你給我滾出來。人說你是大清☯官、大忠臣,我看你說明都算不上。那郭光地、王☯玉堂因有東、西兩廠在背後撐腰,你便放人。只有我因貪圖權☯勢,背後又無人,所以你☯的☯人才把我攔了下來。”
屋內的吳斌聽到王守仁三個字,不禁吃了一驚,他沒想到這人便是王守仁。
這位王守仁,不論在朝在野,都算是值得人稱讚的好官。當今朝☯廷,奸☯臣當☯道、貪☯官橫行。在朝為官,有一半都是朝中五大勢力的人。剩下的大多數都是明☯哲☯保☯身,敢怒不敢言。還有的就是直言不諱,不久就因各種罪而入☯獄。
只有那王守仁,不僅能於各黨派之間周旋,還救了不少耿直之士。難怪連派系爭鬥輸了閒在家中的劉瑾、張永私底下還是要派人殺他。
只見王守仁聽了那假掌櫃的話,並沒有立即生氣,只是嘆了口氣,說道:“想我王陽明自幼飽讀詩書,自為官以來從不收受一文錢的賄☯賂財物。本欲效仿古聖先賢,一輩子為民請☯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是沒想到這次被貶出京,才剛上路就無故害死了幾條人命,實我之罪也。”
王陽明越說越激動,最後竟將床的一角給打了下來。
而吳斌,則由剛才的一驚變為震☯驚。
要說那王守仁,可說是朝中少有的清☯官,吳斌自然敬佩。但說道王陽明,那可是名震武林的人物。
西漢年間,武帝採納董仲舒之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時天下三大高手之一東方朔,為了不使百家學術後繼無人,特意開了一間聖言堂。到了東漢光武帝時,將他與董仲舒的國學館合併,成了現在的國學館聖言堂。
自此以後,多少著名忠臣義士,皆在那求學成名。
而到了本朝,江湖高堂亦有不少人,如那六扇門中的六位神捕,就曾在國學館學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