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徒☯弟,我對算命看相可沒興趣。”
清風並沒有說什麼,他知道和這樣的孩子,說道理是打動不了對方的。只見他身☯子一縱,人已飛到了湖中心,只見他雙腳立於湖面之上一動不動,如站在平地上一般。
他再回頭看那孩子,發現李天行呆呆地看著他腳下的水面。他知道,自己的這一招,已經把對方震住了。
“怎麼樣?不信我有如此能為,怕我作假?那你下到水裡試試。”
可就在這時,他發現那孩子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那是怎樣一種笑?似乎是明白一切的笑,但又不同於豁然開朗的大笑。
清風在此之前只見過一次這樣的笑,那是他的師傅在昇仙以前一個月的時候。那一天師傅在靜☯坐的時候突然微微一笑,那是悟出無上大道的笑,那是放下一切執念的笑。
那笑容,清風一輩子都不會忘,而如今,他從這孩子身上又看到這笑容。一個孩子,怎麼會發出這樣的笑容,難道他在這麼短的一瞬間,已經悟出了這麼功夫!
清風簡直不敢相信,他在花甲之年方才能做到,而眼前的只不過是個孩童。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有那麼深厚的真力支撐。
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只見站在湖邊的李天行全身發力,縱身一跳來到清風的面前。當然,雙腳也是立於湖面如履平地。清風忽然沒有任何預兆的把他的手拉住,使出輕功在前面飛快的賓士。
對於輕功,他還是非常有自信的。
除了崑崙派“黑髮劍叟”的《凌空踏虛》可與他相提並論外,他已沒把什麼輕功放在眼中。想著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情況,他回頭看了一眼。事情的發展和他想的一樣,那笑容又出現在李天行的臉上,只見他深吸一口氣,身☯子向前一傾便提步飛馳。
就這樣一老一少,一前一後飛快地疾奔著。先是老者在前幼在後,跑了一會兩人竟並駕齊驅,但到後來兩人的距離又拉開了,李天行慢慢地被甩開了。
清風知道,無論這孩子又多麼的聰明,資質由多高,他始終是個孩子。輕功除了身法、骨骼的要求,對體力、真力的要求也不低。一個孩子的體力有限,有沒練過內功,所以很快就跟不上了。
清風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於是他想傳給那孩子一項絕技,那可是他九十多歲的時候才能使用的輕功絕技。
這項絕技不但能使輕功高人一等,而且幾乎只消耗一點體力與內力。只見清風突然雙☯腿停止奔跑,腳雖然停了下來,但身☯子沒有停。只見他人浮於地面四尺高,而且前行的速度更快了,這便是他的獨門絕學《馭氣行》。
幾息間,清風便把李天行甩得沒了蹤影。他知道那孩子很聰明,但不讓他看明白,他也學不會這門功夫。於是他又折回去,果見李天行坐在草叢中,大口大口地喘氣。
清風來到他的面前,笑著道:“你挺聰明的,不知我這飛在半空的本事你覺得怎麼樣?”
說罷他又雙腳離地飛了起來。清風這門神功不同於一般的輕功,他不需要用內力輔助。這門功夫之所以能使人浮起來,而且是行如疾風,全憑腳下那執行自如之氣。要執行這股氣,就要學習他那特殊的形氣法☯門。
清風在回來與他說話間,李天行已看出一些門道,是以清風剛走,李天行便已浮在半空。
不過他只會運氣,不懂行氣,因此一開始行起來晃晃悠悠。但在試驗了各種呼吸方法,他已經找到了竅門,很快兩人又並肩而“飛”。
幸好此刻不是夜晚,也無人看見,不然真的會以為自己見到鬼了。
也不知行了幾時,清風長嘯一聲停了下來。身邊的李天行雖然初學此功,但已能運用自如,與清風一前一後都穩當著地。清風高興地看著李天行,半天說不出話來,反而是李天行首先開口:“老仙人為何要收我為徒?”
“因為你資質極佳,可以繼承我的衣缽。”
只見李天行笑笑道:“您老是出家修行之人,怎麼反而如此執著?人的才智、體質各不相同,教他們的老☯師應因材施教,不可一沉不變。修☯道亦是如此,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你教我的是可以學得來的,而真正的道是教不了也學不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您所傳的,只能讓我瞭解有哪些‘道’,哪些‘道’遠,什麼‘道’近,真正走‘道’的人卻是我自己。道祖老☯子大宗師出關時並不想留下什麼,因為他不想天下人都走他的路,而忘記了自己的‘道’。至於《道☯德經》一書,也只是指引別人所求的真意,希望後人不要誤☯入☯歧☯途。南華莊子也講道,但他卻不盲目的跟老☯子的‘無為’之道,而是重新開闢了‘逍遙’之路。”
這樣的話,沒有幾十年的人生體悟是根本說不出來的,而且聽在別人耳中也只當做是小童戲語,但在清風的耳中卻如暴雷震天動地一般。自從師傅仙逝以後,這幾十年來他一直效仿師傅練武、悟道、看書、打坐,想從師傅生前的言行舉止中參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