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和幽國見狀趁機發動戰爭,企圖趁著當今武皇整肅武國境內殘餘勢力時,將武國分裂,也正是因為有多國殘餘暗中攛掇,這才有了軍方諸多將軍嶄露頭角的機會。
當時的周國何其強大,派軍襲擾西北邊境,國內叛亂又多,武皇為了穩定大軍,直接將國內十萬最精銳的部隊給了李道玄,武皇的要求只有一個,就像三進三出北部蒼國一樣,一舉定鼎局面。
當時的武皇雖坐穩了皇位,可國內並不太平,他將最後十萬精銳交給李道玄,可以說是寄希望畢功一役,如果李道玄輸了或者是反了,武皇就得死。
這是他的一場豪賭,賭李道玄不是別人的棋子,賭李道玄不會死,更賭李道玄突擊西邊的周國不會輸。
這一戰,李道玄成就自己的威名,也就成了自己大陸第一軍神的威名。
李道玄以十萬精銳軍從西北邊境直接殺穿了周國當時的軍方第一人拓跋豔孫的防禦陣營,一路躲過圍追堵截,直逼大周皇城。
這一路,李道玄見人就殺,殺得大周國的將軍不得不從各地過來馳援皇城,而後,李道玄更是憑藉著已經疲憊的不足八萬的精銳軍又殺了回去。
大周第一軍神拓跋豔孫死在了和李道玄決戰的蒼龍谷,也正是這一戰,李道玄徹底成名。
武國軍方第一人無可爭議。
十萬精銳軍活著回來的不足四萬,其餘的人都死在了周國。
但周國死亡更慘重,足足損失了二十七萬精銳軍,元氣大傷!
武皇的這一次豪賭賭贏了,為武國後續的安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那一年,李道玄正值巔峰,武皇也正值巔峰。
可李道玄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請辭,武皇沒答應,敕封他為上柱國,李道玄拒絕,他只要一個定國公爵位,其餘的封賞碰都不碰。
隨著他殺進殺出的剩餘三萬多精銳他再也沒見過,更不會去指揮,從那之後,李道玄開始閉門謝客,這一謝便是三十年。
三十年來,李道玄偶爾上朝,卻從不輕易發表意見。
直到李昭前往封地冒頭,直到他們再次看到可以開啟國戰,一統大陸的希望,李道玄心動了。
三十年來,他一直都在養身體。
如今,他覺得自己已經養好了,可以再戰了。
但好不容易看到的機會被蝗災和旱災剿滅的乾乾淨淨,那一瞬間,李道玄其實都已經做好了放棄的準備,或許,一統四國的那一天他這輩子終究看不到了。
就在希望要破滅時,交州的奏報又讓他們再度重新燃起了希望。
蝗災席捲三國,三國苦不堪言,人間都是地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