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熟土層就是用被大火燒過或者是被石灰炒制的土壤,這樣的土壤幾乎是沒有任何養分,植物很難生長。
李昭萬萬沒想到,這個時代的專業人士,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和理念。
他還打算在關鍵時候插句嘴,沒想到這群人都想到了解決辦法。
當然,如果要想達到李昭所要求的標準,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可按照殿下所要求的寬度、深度來,僅靠熟土層可不夠,任何路況一旦使用久,都會變形,凹陷,除非夯實層有改變!”
這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密度很大。
打個比方,就是壓路機壓過之後的樣子。
“不是有滑輪組和夯實隊嗎?讓他們試試,應該也不差!”
“不不不,這樣將路面壓縮,承重也會有問題,會過於單薄!”
“那就在上面加一層碾壓土層!”
“但熟土只是保證沒有養分,可時間久了,始終會有雨水這些東西降落,繼而滋生養分。”
“那就加鹼!”
李昭聽得直呼牛逼,這些人是真的能幹事。
鹽鹼地可不利於植物生長,加了這玩意兒,那就和秦直道一樣了,即便是擁有頑強生命力的雜草,在這樣的土層中也絕對沒有生存空間。
一旦建造成功,在水泥不出的時代,這就是高速公路!
“殿下,您覺得咋樣?”
幾個人都討論嗨了,才發現李昭還坐在旁邊,象徵性的問了一下。
“很好,我沒問題!”李昭絕對不會不懂裝懂,他也絕對不會輕易去質疑專業人士。
從他們剛才的討論專業性,李昭就明白,這群人是靠譜的,他選擇繼續在一旁聽著,這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緊接著,這群人又開始討論夯土的技巧,什麼打順夯、梅花夯等等,聽的李昭一頭霧水。
現在石夯是最流行的,武國在這方面的技藝已經完全成熟。
最終,李昭聽到他們說要採用四層結構,即原本的泥土層、碎岩石層、熟土層、以及夯實土層,在四層結構下,基本上保證了整個路基的平穩和承受力,即便是無數輛四輪馬車在上面反覆經過,也不會出現短時間內就被破壞的情況。
路況肯定會壞,但壞的時間長短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秦直道的成功就是最顯著的例子,即便是如今都還儲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