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圍在桌子邊,吃的很香,很撐,也很幸福。
有時候,下意識的一些善意往往會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當地村民主動拉近彼此的關係,這也是一種融合。
他們很清楚幽王殿下做之前的種種為的是什麼?
不就是大家融入彼此嗎?
而當地居民的一些小舉措,讓這些新加入的村民的確有了不一樣的認同感。
至少,他們這一刻覺得是幸福的。
……
秋收一共有七日。
第一日是進度最慢的,因為田地的緣故,速度快不了,加上大家都還沒適應收割的節奏。
到了第二日後,這節奏就在無形中快了起來。
今日,廚房區域很熱鬧,因為他們做的就是昨天收起來的稻花魚。
稻花魚的做法李昭已經傳授出去了,且做了幾種口味,就是讓大家可以選。
這些肥美的魚兒給這些辛苦勞作的人補身體,是最合適不過的。
因為田間暫時還沒有幹,所以很多的打穀機都只能放在田埂上,但這依舊不耽誤大家的工作節奏。
人員進行了進一步分工,有人收割稻穀,有人組裝機器,有人負責抱稻穀,有人負責打稻穀,還有人負責專門將脫殼的稻草攤曬在制定區域,紮成一個個像是蒙古包的草垛形狀。
稻草對於大家來說也是有大用的。
何況,幽王殿下說了,稻草不能隨意丟掉。
雖然大家都不知道為何幽王殿下執著於讓大家都將稻草收起來,但既然殿下這麼說了,大家就跟著照做就是。
因此,稻草垛也成了一道優美的風景線,只不過稻草垛變幹變黃,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或許是因為第一天的氛圍比較好,導致第二天大家幹活兒的氛圍一度高漲,不管是本地人還是新加入的村民,大家都很賣力。
這也是新加入的村民第一次感受到細節,感受到這裡人的不同。
從李昭這個王爺再到最最底層的老百姓,其實都透露著一種淳樸。
更多時候,他們都沒有什麼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