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這次接納的流民人口能在總人口數量上翻一倍,有了這一倍多的人口,就不愁交州發展沒有出路。
現在的交州地廣人稀,地多、山林多,後續李昭會持續開發,他不會特意去搞房地產,這玩意兒虛假的很,但也不能不搞,畢竟這是剛需。
當海龍郡眾縣令帶著數萬流民回去後,遠書達這些人恨不得當場慶祝一番。
只有海龍郡的人走了,他們的壓力才會小,畢竟雙方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他們怎麼就走了?”
“這是被帶到哪裡去了?”
“該不會都拉走當奴隸了吧?”
剛到這裡的流民群體是最惶恐的。
但是他們感覺這群人又不像是被抓走的,因為在他們之前到來的流民待遇很好。
特別是官老爺說要招人幹活,一個比一個積極,更讓他們羨慕的是,前面一批的流民,吃的好香啊!
為什麼幹活兒會這麼高興呢?
那些官老爺到底說了啥?
流民群體內部也在發酵,看著第一二批流民被帶走,第三四批流民是清楚的,但他們不清楚到底官府給了多少好處。
他們又期待,又忐忑,有些不安。
輪到他們時,他們震驚,恍悟。
特別是有能力的技術工種,在聽到各郡縣開出來的條件後,欣喜的差點暈了過去。
大家都沒想到自己會成為香餑餑,其餘郡守和縣令為了搶奪人才也是拼了老命。
……
海龍郡。
李昭回來後立即召集了龍木匠,現在的木匠工坊中,光是木匠的數量就過了兩百,人人都是幹活兒的好手。
李昭立即讓他們和瓦匠著手準備在新規劃的區域建造房子。
當時在設計時,李昭召集了各部的長官商定,一是要預留足夠多的地方,方便以後挖排水渠、引水渠、佈置良田等,二是要符合整個佈局和水運以及陸路交通。
這些事情是繁瑣的,因此,得一片片區域進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