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悠閒王爺,太子的一生之敵> 第425章 流民到,潑天富貴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5章 流民到,潑天富貴到 (3 / 3)

加上朝廷下達命令,必須將流民安置妥當,不允許出現問題。

錦州上下官員都很緊張,加上官場的一些習慣使然,這些下放的錢糧必然是要被剋扣的。

剋扣後還如何賑濟災民?

故此,當他們得知這個訊息時,第一反應是懵逼,第二反應是狂喜。

他們覺得老天爺在幫他們,否則,怎麼會如此之巧?

錦州刺史在聽到這個訊息後並未阻止,甚至還讓人暗中督辦,目的就是讓流民儘可能多的趕去交州,反正到時候頭疼的又不是他。

同一時間,交州以南的桓州也在進行著同樣的事情,他們雖然收到了訊息,但一點都不擔心。

流民去了交州,那朝堂賑濟下來的錢糧自然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轉為自己的糧食和財富。

但不是所有流民都願意離開故土,這部分不願意離開的其實都還是有一些家底,比如田產,一旦活不下去了,可以用田產來抵債。

若是活不下去的想要借東西也可以,必須要簽署高利貸,以後若是還不上,那就只能用房契和地契來抵債。

當然,老百姓也可以賣身為奴,奴籍不算戶籍,不算正常戶口。

這些有錢人家裡不知道養了多少黑戶,黑戶是可以不用繳納稅款的。

當然,他們之所以不願意管這些事情,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流民中有不少惹是生非的刁民,這些刁民是最難伺候的,如果他們這些當官的賑濟不夠及時,這群刁民說不定還會煽風點火,引發暴動。

一旦某個地方在賑濟災民的時候出現了暴動,這件事的意義就變得不同,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當李昭的人在暗中散播訊息時,這些人根本都沒有猶豫,選擇順水推舟。

流民走了,他們治下就會變得海晏河清,他們的仕途不會有任何影響,還能順理成章的將朝廷的錢財和糧食裝入自己的口袋,多美美好啊。

各地官員有的想治理,但無能為力,有的想出手,但卻被大勢所迫,根本毫無辦法。

桓州刺史在知道這個訊息後,更是忍不住拍案大笑:“好,好,好!”

“都說幽王愛民,治下百姓安居樂業,糧食多到吃不完,本官倒是想看看,當這麼多流民過去之後,他如何處理,如何安置?”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