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關係甚大,雖然捐的都不多,但架不住朝堂官員多,也架不住各地鄉紳世家多,哪怕再少的錢財經過匯總後,也是一筆驚人的數目。
因此,爭論許久也沒辦法確定人選。
“臣想到了一個人。”範秋禮說道。
不少人有了預感,知道範秋禮說的是誰。
有人滿意,有人蹙眉,有人沉默。
“誰?”
“幽王李昭!”範秋禮道:“水利工程本就是他倡議和執行的,他手底下的人經驗最豐富的,即便是工部,也不敢說比他們更懂這個吧?”
杜傑頷首,表示贊同。
“幽王此人在水利工程一道投入巨大,目前來看,至少也超過了兩百萬兩之巨,他絕對是最懂錢糧如何利用最大化的人。”範秋禮分析道:“既如此,何不由幽王李昭來主持?先修建京師到交州這段區域的。”
“倘若此舉成功,且效果顯著,而後推廣至全國,不知陛下、諸公以為如何?”
朝堂陷入沉默,他們都不想彼此敵對的人來主政這件事,都是當官的,心裡很清楚彼此的小九九。
要說有人不貪這是假話,可誰都想貪就必然談不攏。
選擇一個折中人選未必不是好事。
雖然大家都不喜歡李昭,可也不得不承認,李昭那邊的錢糧乃是最乾淨的。
否則,交州那邊早就暴雷了,當地的世家大族和鄉紳更不會一次又一次的捐錢捐糧,這說明李昭沒有挪用一分一毫。
既然大家都想撈油水,那乾脆都別撈。
讓李昭去折騰,大家還能落到一個清閒。
讓李昭去修也好,方便大家以後去交州,或者說監視他,否則,讓李昭一直折騰,這總不是個事兒。
“陛下,臣以為戶部尚書大人此言有理,此事就交給幽王殿下去辦。”
“幽王殿下的人都是經驗豐富之輩,有他們參與必然事半功倍,能夠避免錢財的損失。”
“老臣以為可行。”
當軍方將領也都站出來表態時,這件事基本上就可以確定了。
專業性上,李昭的團隊無疑是最出色的。
由他來督辦,大家不用擔心他會中飽私囊,畢竟他投入的錢財海了去了。
“既如此,那就交給幽王來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