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之中火堆繚繞,溫度攀升。
“殿下,新年伊始,喜樂安寧!”
“同喜同喜!”
李昭站在門口,笑臉相迎。
按理說,他是主,這群人是民,李昭可以不用親自出來接待,只需要老管家李忠即可。
可李昭不願意走那階級一套。
新春本就是歡慶的日子,別人過來拜年,也是衝著他李昭來的,他李昭若是不接待像什麼樣子?
以龍家安為首的村民紛紛對著李昭行禮。
他們對李昭已經很熟悉了,但他們的家人和孩子還對李昭不熟,或許每個人都在心裡感恩李昭,記著李昭的好,可這些人心裡的李昭是模糊的,直到看到李昭這個人才逐漸具體化。
“殿下,新年安康!”
李昭笑著回禮,他發現這些娃娃們更乖。
雖然行禮作揖有些怪怪的,可就是這份純真讓李昭覺得歡慶。
“裡面坐,裡面有火堆!”
在他們還沒來時,李昭就已命人燒了火堆,裡面的溫度上升了很多。
不然這麼多人坐在一起嘮家常屬實是有點幹,有點冷。
吳貂寺在李昭還沒有示意的情況下就已經將大桌子都抬出來了,並將瓜果一類的過年喜慶之物都端出來給大家享用。
孩子們歡慶追逐,但也不敢放肆,李昭倒是不反對。
本來就是新家,新家需要人氣和熱鬧。
李昭置辦的年貨也不少,這些年貨有的是世家大族提供的,有的是老百姓提供的。
購買也是一種貨幣流通,利於當地的經濟催生。
等到龍門村他們這群人過來拜年,趙家屯他們接踵而來,其實大家都不算太遠,成群結隊的來,倒也是省了李昭數次招待。
家裡的地方夠大,李昭是儘可能的將每一個人都招待好。
好在王府的傭人比較多,李昭倒也只需要接待,其餘的事宜由他們負責,其餘的村落也都相繼來人。
李忠早早的準備好了“壓祟錢”,李昭也是後來才知道的,這個時代可沒壓歲錢的說法。
因為前來拜年的人非常多,即便是李昭財大氣粗,也不敢豪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