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李忠他們看來,地位越是高貴的人,宴席的時間就越是長,不管遠近,來者皆是客。
關鍵是,送禮很豐厚!
聽到“送禮豐厚”這四個字,李昭的眼神終於亮了。
送禮他很喜歡,於是決定開設宴席二十天。
這是他的極限。
他還得幹正事。
李忠他們拗不過李昭,就定了這個天數。
王府眾人忙個不停,女眷們都已經開始剪窗花了。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國內的節日氣氛逐漸變淡,一些有年味的東西逐步消失或者取代。
但國外的節日卻在國內愈發火爆,甚至國內很多的活動,都是圍繞著國外的節日展開。
李昭不牴觸國外的東西,但也不能任由國外的擠壓國內的。
上輩子他就想不通,為何就連上級都不重視?
別的國家一直都在覬覦這些,可是……國內卻最後連除夕都給霸佔了。
文化的傳承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
可是,這種改變李昭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的。
國外的東西當真就有這麼好嗎?
看到王府內女眷開始剪窗花,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的笑容,他就覺得很舒心。
這才是國人應該有的樣子,這才是過年應該有的樣子,而不是什麼都西化。
李昭號召所有人都來學,這件事不應該只是女人來做,男人同樣可以做。
窗花的內容很豐富,有各種動植物的典故。
比如,喜鵲登梅、獅子滾繡球、三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春(六合同春)、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等等……
不說別的,就單說這剪紙的工藝、過程,不比西方那些玩意兒浪漫?
每一樣每一件都有寓意,都有著獨屬於國人才有的理解和浪漫。
總之,李昭很享受,並且會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