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他們也有支援的皇子,如果幽王和四皇子李琰做大,他們支援的皇子還怎麼爭?
他們也有私心,絕對沒那麼公正。
“我建議給幽王五百幽王衛!”
“幽王如今接了很多訂單,其餘的東西還是缺少的,可賞賜食鹽、茶、酒水、布料絲綢這些,諸公以為如何?”兵部尚書開口。
總歸是要給出一個方案,耗著對誰都不好。
左右僕射看向戶部尚書,見到他並未反駁,心裡明白了。
於是,左右僕射齊齊對著武皇道:“陛下,幽王幽王衛只有三千人,可再增設五百人,此外,交州之地不產鹽,茶,酒水,布料絲綢,可重賞。”
“另,農具鑄造需要鐵料,可下令幽王在交州之地就地開採!”
不允許幽王這麼做都不行,幽王的農具廢的太快也是事實,每次排程都是朝廷出資,損耗巨大。
鹽鐵是私營,如果朝廷把控太死,幽王那邊就會拖慢進度,進度慢了,統一大業的進度也會拖慢。
明知鐵不能私自開採,可如果由朝廷去開採,那又將會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很不划算。
朝廷是能節省就節省,大家目標一致,為數年後的國戰做準備。
故,李昭可以拿到開採權和使用權,不用擔心謀反罪名。
這是朝廷諸公做出的妥協。
武皇聞言,陰沉的臉色這才稍稍好轉,看向了趙王爺還有李老將軍,道:“諸位以為呢?”
武將們巴不得多給李昭一點兵馬,遇到不開眼的,在交州大開殺戒就完事了。
當然,這話他們是不會說出口的。
“臣附議!”趙王爺一馬當先。
武將們想的很簡單,別打擾李昭給國家賺錢搞糧食,其餘的一切好商量。
就算給幽王滿編制的一萬兵馬又如何?
他敢造反嗎?
別說是一萬,就算是五萬,朝堂上的諸位都能將他給鎮壓了。
也不知道文臣是怎麼想的?
是覺得他們都老了,提不動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