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大乾朝最強盛的太宗皇帝,是天下萬朝敬仰的存在又如何?
他也做不到海晏河清,更做不到萬民家家有餘糧。
如果大武朝糧食產量翻倍,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當朝官員名留青史。
糧食才是真正的根本。
假如,武國每年賦稅是1000萬石(1石=120斤),老百姓一年只種一季。
可如果用了這些工具,一年能種兩季稻穀,國庫不說翻倍,漲三百萬石是不是不過分?
一年是三百萬,那五年就是一千五百萬石。
國庫充盈,百姓家家有餘糧會是一句空話嗎?
顯然不是!
武將們呼吸愈發急促,人的慾望是無限的,貪婪也是無限的。
上一次,李昭已經釋放了文臣武將們心中的惡魔,讓他們看到了名垂青史的機會。
他們都在熬,都在等著武國積攢驚人的財富。
只要積攢五到十年,武國的錢庫至少可以支撐他們開啟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但,這也只是一個預設。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糧食才是重中之重,大家之前只所以盯著錢也是這個原因。
既然武國的糧食產量沒辦法提高,那就花錢買嘛。
反正只要國庫的錢充盈,照樣可以打仗。
如果,武國有辦法增加糧食產量,那錢就可以省下來更新裝備,餵養更多的戰馬。
這等於大大的增加了勝利的機率。
文臣武將會拒絕嗎?
誰都不想背上一個窮兵黷武的鍋。
倘若國家的糧食就足以支撐打一場國戰而不勞民傷財,就單這一點也足以銘記史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