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邱雲生和吳曉青在桓州吃的那些苦,丁國民便替他們辛酸。
不過,在這過去的兩三年時間內,這兩位幾乎就只抓兩個點。
首先便是水利設施,甚至是連運河都沒準備,就是田間的這些。
其次,便是抓生育。
這兩點是他們用時間一點點的熬過來的。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還是從交州帶走了一部分的人作為幫手。
否則,光是第一點就難。
當時連工具都缺失,整個桓州就是一副末日景象。
即便是很多當地的老百姓都毫無鬥志,毫無求生的**。
可偏偏這兩位也是犟種,既然這裡的人不信任他們,看不到鬥志,那就一點點的激發鬥志。
就這樣,他們花了足足兩年的時間,將所有人重新給振作起來。
而後,慢慢的向著溫飽方面靠過去。
這是一個異常艱難的過程,其中的辛酸根本不足以向外人說。
丁國民的龍庭府還算是好的,至少和這兩位比,簡直是條件好到飛起。
不過,這其中丁國民也算是出力頗多。
因為如果不是他的資助,即便是這兩位有毅力,在沒有工具和人調動的情況下,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丁國民現在之所以如此窮,也是因為他一直都在接濟這兩位,不至於讓這兩位在就任之後餓死。
尉遲雄英當初見到這一幕都於心不忍,也是打心裡覺得,交州出來的官員果然都是幹實事的。
當地的老百姓就愣是被他們親力親為所折服。
現如今,桓州依舊可以說是百廢待興。
那邊的老百姓也不過是剛恢復了生機,田間的糧食終於讓他們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可以說,邱雲生和吳曉青兩人的話在某種程度上,比聖旨更管用。
只要是他們倆開口,大家都會遵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