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水庫,是,我的確是比你們都先開始動工,但大哥你別忘了,去年蝗災的時候,我蜀地也有一部分逃難走了啊,雖然後期我也吸收了不少的流民,但我吸收的能和老九吸收的比嗎?那麼多地方需要人,我的人又嚴重不夠,你就說,我怎麼可能快的起來?”
李琰說著說著,都帶著哭腔了。
他是最先跟著李昭的步伐走的,李昭的確也沒坑他,什麼東西都告訴了他。
但現實不是這樣的,不是說別人給了你標準答案,你就能會做的,中間的過程啊,同樣也很重要。
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說到底也是白搭。
正是因為跟著李昭走,所以他比誰都清楚,李昭的這一套理念和東西,你若是不摸清楚貿然跟著下手,一定會死的很慘。
因為他需要你調動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每個東西看似都沒有關聯,但實際上都是有因果關係的。
所以,哪怕李琰的底蘊很深厚,掌控著蜀州大地這塊天然的寶庫,他也還是被李昭花了兩年半追趕上了。
也就是他底蘊深厚,這才沒有被拖垮。
可饒是如此,李琰也是心疼無法呼吸。
“水庫的好處很多,大哥,你們一定得修建。”李琰忍不住長嘆一聲:“這好處雖然是多,但建造水庫可不好建啊,太考驗我們的技術了,一個不小心,還會以後埋下禍端,因此,這水庫的建造材料是千萬不能缺斤少兩的。”
“那你那邊的水庫建造的咋樣了?”李隆追問道。
“還只是將幾座中型水庫建造完畢,小型和大型的現在都還沒開始,明年我會著重中小型的水庫建造,爭取讓每個地方都有一座。”
想到這件事,李琰就頗為頭疼。
有些東西看起來是美好的,但真的去操作才知道難度有多大。
水庫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一座水庫的修建也真的太耗費錢財時間和人力了。
哪怕是他現在這種底蘊,也是沒有辦法鋪開。
李琰現在的想法就是在明年,將每個地方先覆蓋一座小型的水庫。
至少,可以先將最基本的需求給覆蓋,至於其餘的那就只能慢慢的等了。
“你看,老九說我底蘊好沒錯,我承認,但他要說我是當前所有人第一,我是不信的。”李琰站起來,指著不遠處道:“看到了沒?他們這裡隨處可見的是一座中型水庫,你說咱們怎麼和他比啊?我騎馬都趕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