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激動,覺得看到了希望。
李昭當然也很欣慰,因為他的高產作物並不是只有一種。
本來是想先讓番薯出場的,但番薯的正常收穫季節是在九月份至十一月份。
土豆本來是打算多捂一陣子的,這樣也好積累更多的糧種。
但李昭這一年收到了太多的悲觀資訊。
雖然今年年景依舊不錯,但武國境內還是有不少的地方出了問題。
賑濟救災的活動是必不可少的。
而之前被交州帶過來的盛世假象就被狠狠的戳破了。
所有地方都重新陷入到了那種恐慌當中。
即便是跟著交州一起搞基礎建設的區域,那些老百姓都會惶恐不安,物價都開始波動。
這很不利於當地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更不利於李昭的計劃推廣。
因此,他考慮再三,還是決定讓土豆先亮相!
因為李昭發現了,想象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現實往往都是殘酷的。
如今距離九子奪嫡推遲都快兩年了。
按照當初李昭的估算,他在京師坑蒙拐騙來的糧食,是足以支撐諸位皇子打下夯實基礎的。
但實際呢?
並沒有!
即便是糧食產地的蜀州都有些艱難。
因為糧食這種東西的消耗是沒辦法準確預算的。
此外,當初他還預估,所有的新式耕田工具下放,全國就會進入兩季稻的全新盛世。
可實際上呢?
這都多少年了,依舊沒有落到實處。
但凡是落到了實處,今年武國各地都不至於頻頻爆發出糧食不夠用的訊息。
那他李昭還能將高產作物多捂一會兒,等到更為關鍵的時候放出來,起到振奮人心的功效。
這也是李昭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