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趙靜茹的舉措算不得創新。
因為這是她從李昭的美食店鋪的套路中學來的。
趙靜茹並非什麼都沒有做,她有大量研究的案例,有更為詳細的內幕與卷宗。
在研讀和學習之下,鑽研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流程,也並非是什麼難事。
各個地方的老百姓生活的都不是很好,也不是所有老百姓,都能幹吃力氣的活兒。
各大市場相繼被開發,雞鴨鵝這些養殖先後崛起。
普通老百姓是根本幹不過大商人和世家大族這些有底蘊的,他們頂多就是自己養些家用,用蛋去換錢。
因此,趙靜茹定期收取小麥這些東西,算是給了他們一份穩定的收入,可以讓他們放心大膽的種植,不用擔心來年賣不出去。
像什麼其餘的穀物,趙靜茹也都收,就算她用不著,幽王府那邊也是可以用的。
她還是可以做主的。
而且,老管家忠叔也是表示全力支援的。
其次,便是蛋的採購。
眾所周知,麵包的製作是需要雞蛋這些參與的。
在隨著蝗災事件結束後,各地都開始養殖了雞鴨鵝,幾乎每家每戶都有。
而這些蛋,每天都在以驚人的速度消耗著。
很多養殖大戶就專門給工地供給蛋。
因為工地的指標就是吃飯必須搭配蛋,這已經是傳統了。
現在,趙靜茹的麵包店如此紅火,所需要的蛋自然也是極多。
當她向當地的老百姓開啟了第二條收購通道時,這些還在苦苦掙扎中的老百姓別提有多高興了。
趙靜茹其實和李昭一樣,對基層頗為看重。
她也是深入基層中去看過的,或許在他們這群人眼中,雞蛋算不得什麼稀罕物。
可在老百姓的眼裡,這就是錢啊。
一家數口人勤勤懇懇的耕種,哪裡捨得將能賣錢的雞蛋給吃掉啊?
只是,他們沒有那麼多的門路,沒有那麼多的商道。
加上有些人會壓低收購價格,便使得他們可以賺到的錢財更少了。
如此,老百姓養的雞鴨鵝根本就回不了本。
直到趙靜茹的出現,她的店鋪採購直接採取對接的形式,不從其餘的採購商那裡取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