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他們一直躲在小食堂的視窗,靜靜的看著這一幕。
除了交州本地的這些普通農戶家的孩子,基本上很少有人不浪費,哪怕是交州當地的貴族子弟,也會多少有些浪費。
這一幕讓趙靜雲看的十分揪心,在交州待久了,她漸漸的對交州感同身受了。
交州現在看似富裕,可實際上,超過九成的人其實都還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都想實現李昭定下的目標。
不管是在交州哪個地方,都不可能看到有人浪費的這一幕。
去年年底,李昭還在為大家的儲備糧食而擔憂,可想而知,這些學員的浪費到底有多刺痛交州人民的心,到底有多讓李昭失望!
有人吃飯很快,有人吃飯很慢。
當趙靜雲隨著李昭走出去時,偌大的食堂餐桌上堆滿了殘羹剩飯。
這是李昭故意讓諸位教官沒管的!
這也是趙靜雲在交州有史以來唯一一次看到如此浪費的場景。
吃了一半的饅頭、吃了一半的包子,剩下的小菜、米粥、雞蛋……
觸目驚心。
趙靜雲在交州學院參加集訓時,有時候撐的要死,她都不敢浪費。
放眼望去,都是浪費的食物。
更別說桌上的碗碟、餐盤,竟然沒有幾個人主動帶走。
教官們可是都提前說了,何況在食堂的柱子上其實寫了標語:請就餐人員將殘羹剩飯帶走。
可他們並沒有照做!
也不知道是沒注意到,沒聽到或者乾脆不想做?
趙靜雲突然有些理解為何李昭說要一個正常的人的想法了。
如果沒有教官們的提醒,如果這裡沒有貼標語、告示,孩子們不懂是情有可原的。
可都說了,也貼了,超過九成的人都識字,他們為何還是不做?
“我在交州辛苦三年,都不敢說交州的老百姓都能吃飽飯了。”李昭拿起桌上的饅頭,覺得很可惜,這都是老百姓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他們出身富裕家庭,浪費很常見,在他們的世界裡,不喜歡的就可以不吃,就可以浪費!因為他們浪費的是家裡的食物,而他們家裡多的就是食物。”
“站在他們的角度並沒有錯,但站在我的角度就是浪費,浪費就是最大的過錯,我們交州尚且還有很多人都吃飽飯,又何況是別的地方呢?積攢糧食不容易,但浪費卻非常容易,這還只是兩千名學員,整個武國像他們這樣的又有多少呢?他們浪費的糧食又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