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何義傑找上李昭的時候,其實李昭早就已經知道了所發生的事情。
他之所以沒有聲張,也是想要看一看,這何義傑三人的處事能力。
雖然這三人在研究還有工作方面,都是十分不錯的,但人不可能真的一輩子就紮在工作中不與外界接觸。
隨著琉璃產業的逐步鋪開,他們是不可避免的要與周圍的一切打交道的。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何義傑三人不僅處理的很好,還順帶釣了一波魚,讓很多的危險都被遏制。
其實,暗中的驪龍衛早就已經盯上了好些個圖謀不軌的傢伙。
只不過這些傢伙都沒有采取大行動,也沒有作奸犯科,所以,李昭也就採取按兵不動的策略。
一旦這些傢伙有任何異動,李昭的人便會將這些心懷不軌的傢伙給按死。
宦梁涵的家族,註定是要被滅的。
不過,李昭還是不打算自己動手,而是請示武皇。
不管是武皇的內帑還是國庫,其實都要靠李昭。
朝中絕大多數的官員其實都已經站在了一條線上,只要李昭沒有謀反,沒有明確的觸碰到他人的利益,朝臣便會與他站在一起。
何況,琉璃的生意涉及的乃是四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哪怕是李昭什麼都不做,他們也絕對不會允許有人染指,更別說將技術洩露給周國了。
武國不要面子的嗎?
好不容易在琉璃技術上領先了,甚至可以賺到非常多的錢財,誰會捨得將這隻下蛋的母雞送走?
何義傑三人退下之後,李昭就給武皇修書一封,雖然武皇已經在來的路上了,但表面功夫還是要做。
武皇知道歸知道,如果自己這裡不說,那別人可以做的文章就會多。
寫完之後,立即讓人快馬加鞭的送出去。
……
幽王結婚,自然是武國近些年來,比較重大的喜事之一。
趙王府當然也頗為重視,但是又不能表現的過於重視。
他們趙王府本來就位高權重,特別是在最近這些年,權力和榮耀都算是達到了巔峰。
如今長女要正式成為幽王的正妃,私底下是可以高興的,但明面上卻不能如此,要儘可能的低調,畢竟太過於高調,是會遭到人妒忌的。
因此,趙王爺連同整個趙王府的人都十分低調。
因為交州和京師的距離甚遠,即便是在已經完全開通的運河上行船,也得要差不多十七八日的時間才能到。
如果去京師迎親,那耗費的時間、人力還有物力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