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眾人紛紛擁擠上前。
雖然三兩五兩的看著聽著不貴,但李昭不過是玩了一個偷換概念。
能在京師這片地方混,並且還想著買琉璃,有一個算一個絕對都是不差錢的主兒。
而且,這個時代的房子可不像是後時代,屋子多的是,樓層多的是,如果真的要將屋內外都給安排上,那需要的琉璃可不少。
五十片琉璃聽著好像很多,但正常的一個小窗戶就需要足足四片,如果是大窗戶,那就需要十幾片之多。
如此一來,他們如果真的將全屋給安排上,沒有上百片甚至是千片,是絕對搞不定的。
一片就算只要一百二十五兩銀子,全屋下來,那就是上萬甚至數萬兩的銀子出去了。
這錢聽著也的確不是很多,可別忘了,這些人家裡的宅院很多,見到這種價格如此便宜的東西,那還不得酷酷往外掏錢?
李昭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全部都要啊。
雖然前期他的確燒了很多的錢,但李昭敢篤定,哪怕只是在京師銷售琉璃,就足以讓他賺回曾經的研發費用。
接下來的賺到都是純利潤。
琉璃也就是前期的投入高,這玩意兒一旦將技術和規模鋪開後,可以將成本降到最低。
一塊琉璃的成本最多不會超過五兩銀子,別人就算是用會員打折扣,最低也能賣近百兩。
含淚賺了二十倍的錢,真的不虧。
當然,李昭之所以沒有將前期的價格抬的很高,就是要搶佔大市場。
雖然他和大周簽署的協議好像要的是高階客戶,可正經人誰他媽的真的只要高階客戶啊?
做生意的心不黑,那能做生意嗎?
李昭說只要高階客戶,信他的都是傻子。
他全都要。
李昭的計劃很簡單,先在四大國鋪開全部基礎市場,一旦這些市場全部鋪好,這些客戶就是他的基本盤,轉介紹啥的肯定都不缺,他的資金就像是流水一般的回流。
那時,他就有辦法將整個琉璃的市場價格下調。
琉璃本就不是什麼高檔玩意兒,他現在要先利用琉璃完成一場席捲四國的財富收割,等到交州乃至是武國都建設到位後,琉璃就該普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