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匹黑馬出現在女子中量級的比賽中,一位練習陳式拳法的女同學竟然是正宗的陳式傳人。這位女同學名叫黃淑媛,拳法沉穩大氣,在半決賽中遇到曾文萱,兩人經過三局比賽,戰成12平,最後加賽時搶先得分,淘汰了曾文萱,最後獲得冠軍。
除此以外,報名參賽的還有一些不是練習太極拳的同學,有的是練習其他拳法或格鬥專案的,有的乾脆就沒有正式練習過格鬥術,單純來湊熱鬧的。這些太極拳的門外漢普遍被比賽規則和變態的比賽手套剋制得死死的,最多隻堅持到進入八強就被淘汰了。
田川沒有參加比賽,一直在場邊盡職盡責地做一名解說員。經過昨天一個晚上的準備,再加上他對太極拳的熟悉,他的解說基本沒有出現大的失誤。到後來,他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瞭解說的一些技巧,把比賽中涉及的規則和雙方選手使用的技巧解說得十分清晰。按照李天來的說法,已經勉強算是一名合格的解說員了。
比賽全部結束了,過程很順利,田川請各位嘉賓和校領導們為取得名次的選手們頒了獎。
整個比賽過程中,除了太極拳協會最強的兩位選手在男女的中量級比賽中意外地沒有獲得冠軍以外,沒有其他意外發生。
京城電視臺對整個比賽過程進行了錄影,並在比賽結束後,對多位選手和嘉賓進行了採訪。
在對曾文萱的採訪中,記者問及她沒有進入決賽的事,曾文萱的態度很平靜,她說:“黃淑媛是陳式的正宗傳人,而且是青級拳手,比我的實力要高上不少,如果不是對新規則和專用比賽手套比較熟悉,我是不可能把比賽拖進加時賽的。輸在她手上,我一點都不冤,畢竟實力的差距在那裡擺著。在加入協會之後,我在田會長的指導下,推手水平已經提高了很多,不然根本沒有和她一戰的能力。現在我的實力還在不斷提升中,我相信,在田會長的不斷指導下,我會一步一步地走向更強,也許明年我就可以和黃淑媛一爭高下了。”
接受採訪的孔乙己市民間高手趙立恆說:“這是太極推手參加綜合運動會的第一次亮相,意義相當重大。我是一個忠實的太極拳愛好者,從少年時代開始,練了近60年的太極拳,我的願望就是能夠看到太極拳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一個月前,我認識了田川,被他高明的拳技、科學的太極拳發展理論和發展太極拳的宏大願望所折服。雖然我已經年近70,但我極願為太極拳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田川最後接受採訪時,說道:“這次比賽的總體水平不高,關於這一點,恐怕即使是外行也可以看得出來。水平偏低的原因很明顯,參賽選手們練習太極拳的平均時間太短了,多數選手只練習過不到半年,而且是完全業餘的鍛鍊。如果能夠給大家幾年的時間練習,再把練習人群擴大到現在的幾十倍,我想肯定能夠讓比賽精彩許多。”
“現在,太極拳運動在我們農大校園裡已經開始流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我希望這項全新的運動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希望它能夠走出農大的校園,進入更多的學校、社群,覆蓋整個京城市,覆蓋全國、覆蓋全世界。我會繼續努力,將這項運動推進到更高階的比賽之中。希望有朝一日,太極推手運動可以走進全運會,走進亞運會,走進奧運會,讓我們國家的這一傳統格鬥術在全世界人所共知。”
“關於我沒有參賽的原因,其實很多人已經知道了,一方面是因為學校參賽選手的水平普遍不高,我如果參賽可能會打擊不少同學的參賽積極性。另一方面就是,我是這次比賽的組織者和規則的制定者之一,並且擔任這次比賽的裁判長,我如果參賽,就是自己制定規則,自己當裁判,再自己出場比賽,讓別人還怎麼玩?最後一點就是我負責比賽組織的工作量挺大的,又兼任瞭解說員,實在沒有時間去參加比賽了。說實話,看到這麼多同學在比賽,我真的有些手癢的感覺。希望下次有比賽的時候,我能夠爭取到參賽的資格。”
京城電視臺在當天晚上的新聞中,播出了太極推手比賽在農大運動會上亮相的訊息,隨後幾天,又播出了比賽的專題片和實況錄影,以及去年在廣平舉行的太極推手比賽的錄影。京城中不少人已經開始關注太極推手這一新的格鬥競技專案。
僅僅幾天後,由孫式正宗傳人張雲翼創辦的京城第一家太極拳館在北太平莊開業,隨即,多家太極拳館陸續開業,入館學拳的人多為十多歲的青少年,也有不少五歲到八歲的兒童開始了太極拳的學習。這些拳館多是太極拳發展委員會認可的培訓機構,也有少數是一些民間太極拳練習者開辦的,更有兩家是由完全非太極拳專業人員辦的,只是為了收取培訓費。對於最後這種沒有取得委員會認可,卻打著委員會的名義,欺騙練習者的黑拳館,田川代表委員會,直接委託劉義南的律師事務所發出了律師函,對方見委員會要動真格的,當即掩旗息鼓,變更了虛假宣傳的內容,退還了希望退學的學員的學費。
隨後,田川借這次比賽的契機,在周邊的高校中大力宣傳太極拳運動,請多位前輩高手深入校園,開展演講和表演等活動,並鼓勵和資助各高校組建太極拳協會,同時給予適當的指導,使這一運動在各高校中普遍的開展起來。他又組織各學校的太極拳協會之間進行交流切磋,使各協會的會員們的水平得到了比較快速的提升。
總之,太極拳運動在京城已經成為了項比較熱門的新興運動,已經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