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有機農場> 第三十四章 接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四章 接機 (1 / 3)

生態農場 作者:農民在飛

第三十四章 接機

田川回到家時,已經是晚上十點了。一進門,他就對聽到動靜迎出來的老媽說:“媽有吃的沒有?餓死我了。”

老媽心疼地問道:“怎麼忙到這麼晚還沒吃飯,那個什麼基金會有這麼多事情啊。”隨即一邊給田川熱飯菜,一邊嘮叨:“你在那個基金會里捐了那麼多錢,還要忙成這樣,圖的是什麼啊。要我說,你把事情丟給那幫官老爺去做就是了,反正你捐錢最多,將來名字也會排在第一位。”

田川反駁道:“這您就不懂了吧,這件事意義深遠,將來會是你兒子我一生的最大成就之一。還有就是,我是真心想為母校和老師們做點實事,當然要親歷親為,認真對待了。”

老媽沒再多說什麼,只是囑咐他注意修息,別太忙了。

第二天一早,田川來到提前聯絡好的釣場,與老闆談承辦比賽的事。老闆已接到李濤和劉小軍的電話,對他十分熱情。

這個釣池是由一條水渠改建的,平均水深1米5,寬十米左右,長度有100多米,水色青黃,看周圍的釣友有40多人,上魚情況還湊合。

老闆介紹說:“這就是一個單純的放釣池,鯽魚和鯉魚混放,還有幾條十幾斤的大魚。每週六早晨放400斤半斤多的大鯽魚,以及200斤鯉魚。週六曰60一天,平時30一天。一般週末有50人左右,今天有些偏少。”

田川說:“我試試杆吧,水底差異不大吧?”老闆說他這個池子沒有特別好的釣位,釣多約少主要看技術。

田川開餌下杆,換了三四處釣位,覺得還可以,於是與老闆商定下週六日包場,週六放魚不開竿,週日舉行比賽,所釣魚獲可以帶走。老闆在下週六要放大鯽魚500斤,1兩多的小鯽魚200斤,2斤的鯉魚400斤,4斤以上的大鯉魚200斤。包場價格10000元,老闆要提前在塘邊按2米一格用白灰畫好釣位並編號,費用今天先付一半,比賽後付另一半。同時說明,比賽只在上午半天進行,11點後老闆就可以賣票開釣。

商定此事後,老闆忙著寫告示並通知在場釣友,田川也準備收拾東西回家,至於釣上來的幾十斤魚,他沒準備要,但老闆弄個袋子幫他裝好,說:“這魚你不要也不知道便宜誰,還是帶回去吃吧。”

田川回家後,就定了比賽規程,並透過漁具店告示,以及電話和傳呼通知了俱樂部會員,並給沒有電話的會員發了邀請函。

比賽僅限會員參加,但兩位會員可推薦一位非會員參賽,報名費會員每人80元,非會員150元,比賽設兩個獎項,總重量和鯽魚總尾數,每項取前五名進行獎勵,獎品有各類漁具和漁具超市代金券,獎品總額約6000元。

比賽現場可帶3只竿入場,只允許一支下水,餌料不限。

參賽選手每人發垂釣馬夾一件,帽子一頂。由釣具超市贊助,上面印有超市廣告。馬夾和帽子是參賽憑證之一,必須穿戴。

田川估計了一下,漁具超市大概要為比賽支出2萬元贊助費,但對比為店裡帶來的廣告收益,還是值得的。

回到家,田川讓爸媽把魚分給雞場的工人,沒有多停留,返回了京城。

回京後,田川到古成林的工作室,取回了裱好的畫。古氏祖孫的裝裱修復技術果然過硬,裝裱得很精緻。

他把周老師的畫像留在工作室處理,將裱好的畫帶回家中,在畫作中反覆挑選,最後決定將那幅《工人》的油畫,吳昌碩的書法等四幅作品送展,再加上自己的四幅書法,五幅素描,應該也不少了。自己這十幾天內再創作幾件,差不多能湊20件。

他又把徐悲鴻的《黃繼光》和李可染的《灕江山水》取出來,加上吳昌碩的一堆印章,準備送到嘉士得拍賣。沒辦法,他缺錢啊。

他已提前從劉天瑜處拿到了嘉士得的電話,打電話聯絡後,拍賣行讓他現在過去。

田川帶著畫和印章來到嘉士得,一位經理接待了他。進入接待室後,看到田川帶來的字畫,經理很激動,請了幾位鑑定師花了半個多小時,得出結論,字畫和印章都是真的。

他們為《黃繼光》估價2500萬元,《灕江山水》估價800萬元,印章估價260萬元。那位經理建議他參加香港的秋拍,在大拍賣會中,這些字畫可能拍出更高價格。田川問清秋拍將在月底舉行,現在剛好能搭上末班車,不會影響與欒建軍他們的合作投資,於是同意了。

晚上回到家,他統計了一下專場拍賣會要邀請的人員,準備要送出去的邀請函。李濤兄弟三人各送幾張,讓他們幫忙拉人,學校合作的幾位教授和領導,同宿舍的同學,在京上學的幾個死黨,再給許靜宜幾張,就差不多了。

第二天晨練時,他給教他陳氏太極拳的吳老先生帶了一張邀請函,吳老先生果然十分高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