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上旬,朝會討論的是大唐帝國的國本問題。
所謂國本,就是皇儲——也就是討論下任皇帝的人選問題。
這次挺順利的,基本上沒人扯淡。
雖然某些儒教的書呆子說著什麼“自古以來皇儲必須成年”——我估計他們也不一定是真的書呆子,或許只是沽名釣譽——其餘所有人都同意九歲的李長庚為皇儲。
李長庚是皇帝李鴻思的嫡長子,皇儲的地位毋庸置疑。
討論完國本後,接著討論國教。
大唐國教依然是儒教,四大正教依次是儒教、佛教、道教、神教。
皇帝宣佈所有教派、黨派合法。無論什麼教派,只要不殺人,不反朝廷,一律合法。
好多人反對,但皇帝非要這樣。
群臣吵了好半天——總之,這次朝會之後,各種教派就真的合法了。
邪教基本安穩了——除了侍死教。
侍死教完全不懂得妥協。這很自然,他們的目的就是死。
舉例說吧,平等教、自由教、商業教、女盟教等等,他們有自己的目標。當朝廷不滿足他們的時候,他們就發展成邪教;當朝廷滿足他們的時候,誰還當邪教啊。
而侍死教本來就是為了死,完全不關朝廷什麼事。
侍死教成天自殺襲擊,自然不在話下,無需多說。
討論完教派後,討論國姓。
歷朝歷代建立後,國姓必須是唯一的,這叫“為尊者諱”。
比如前朝大明,天下四十億人只有一家可以姓朱。五百多年前朱大長當了皇帝之後,當時幾千萬其他姓朱的人必須全部改姓,只准他一家人姓朱。此外,人們名字有“大”有“長”的也必須改名。
當初大民人的姓名都是兩個字,而大明人的姓名就必須三個字。大明滅大民後,宣佈大民國姓“辛”為禁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