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後記 (1 / 2)

《帶著神龍回孃家》終於落下帷幕。

十分感謝花語女生網給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作品的平臺,讓我把自己的所想、所思、所知,用文字上傳到這裡,與大家分享。

都說網文有套路,我可以坦誠地告訴大家:此書沒有按任何套路寫作,所有情節安排,都是根據所要表達的內容而定。

此書不是地理志,卻是地方傳說故事。書中所寫的地名,大部分是現實中本人所在縣域確實存在的地名;書中所寫的人物,有的是本縣域現實中家喻戶曉的傳說人物,有的是本縣域歷史上曾經有過並載入地方誌的人物。

我寫這本書的初衷,是想弘揚地方文化,把地方的人物傳說、地名傳說,用網文的形式串通表達出來,上傳到網上,讓更多的人欣賞、享受地方文化的豐富多彩。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設定了八龍壇之一的龍一,設定了穿越的亓曉婷,以他們的愛情故事和送歸八龍壇為主線,把這些傳說故事串聯起來,形成一個連貫的長篇文學作品。

我是這樣想的:一個珍珠容易遺失,如果把一個一個的珍珠串成項鍊並戴著出門展示與人,既能美化人們的生活,還能把這些單個的珍珠永久地保留下來,傳承下去。

筆名“撿貝拾珠”,也是基於這種考慮而起的。

文中的棘津州,不是現在的縣名,卻是歷史上曾經用過的、現在的文人墨士仍然在用的舊縣名。如《棘城跫音》,這裡的“棘城”,指的就是現在的縣城,並帶出了歷史上的老縣名棘津州,本縣人一看都知道。

我之所以用了歷史上的縣名而沒有用現在的,因為這是網路快餐文化,第一章上傳出去,任何人都能看到,而以後的寫作還很長,稍微掩蓋一點兒,心裡還平靜一些。

本書涉及現實中的村名一百多個,佔了棘津州現有村名的五分之一。

有的是一個傳說涉及多個村莊,如《八龍、文口、紫龍、流常及花園的傳說》中的八龍、文口、紫龍、流常、花園;《用錯人》裡面的塔上、橫頭、營頭、十七戶、王鈞、樸莊;李洪跑馬佔地的李遷莊、邊村、倘村等。

有的一個故事誕生幾個村莊,如《大戰食人蟻》中的幾個王灘、《柳林裡的戰鬥》中的三個柳林、四個棗林。

有的因一個區域環境,產生了多個村莊,如書中遠古的太湖,現在已經成為平地,在它的原址上,有了七個以方位和姓氏命名的太湖村。

由於歷史悠久,有的一村已繁沿多村,如書中的曹八龍,如今有了曹、李、孟、王四個八龍村。文口也有了東、西、南三個文口。因為都是自然村落,繁沿的村莊也在統計之內。

之所以寫番外,是因為正文中有些人物與事件出現的很突兀,如任強、白玉鳳星、珠寶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