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梁老師最初辦音樂節的初衷是好的。但未免一直太過小打小鬧了一點,人活在這個世上,就得有自己的一個目標。有些人覺得渾渾噩噩過一輩子挺好,但更多的人都是為了讓自己努力向上爬而展開奮鬥。做音樂節其實也是這個道理,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最大,最強。不能因為前面有困難和挫折,我們就畏懼不前。所以我認為公司應該投入一筆金額,擴大我們這次音樂節,包括宣傳廣告,明星陣容,都要做到最好,要想出名,大手筆也是應該的嘛。”
林明說完這句話,大家都看向梁曉嶽。
因為桃木音樂節當初的創立,跟梁曉嶽脫不了關係。甚至可以說,本身就是他以一人之力闖下的華夏第一個音樂節。如果要想改變,首先就得透過他的同意。
只有梁曉嶽願意,林明才能進行更改。哪怕董事會同意了林明的提案,梁曉嶽反對,所有人都會尊重他的選擇。
這是他的心血。
梁曉嶽沉默了一會,搖頭說道:“作為桃木音樂節的提倡者和建立人,我當然希望它越辦越好,讓它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音樂節日。但我再三考慮,覺得還是不能將公司搭進去,如果林明以個人的名義捐贈,我很歡迎。但拿公司的錢燒,還是算了。我們公司四年前大家湊了一千萬,辛苦發展到今天,很不容易。現在隨著公司壯大,看上去公司好像強大了很多,但每個月花的錢也如流水一般出去,要用錢的地方實在太多,真的很沒必要花在這種不必要用到的地方。”
其實林明很早以前將唱片市場即將沒落的資訊告訴大家,並作出應對方式的時候,就有說過希望將桃木音樂節打造成一個金子招牌,國內的權威。這不僅關係到桃木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也是林明自己音樂帝國的一塊宏偉藍圖。
但當時候包括梁曉嶽在內,他們都以為林明只是想把這次音樂節做大一點點,直到有一天中島美雪阿姨忽然來個郵件。林明就異想天開,不僅要把美雪姨請過來,還想搞個大手筆。
要知道,在他請的人員名單裡,像烏蠅哥,華仔,哪個不是當前最火爆的頂級天王巨星,張子琦要想追上他們,至少還得十年。
而且必須保證年年都有像《最初的夢想》這樣精品專輯發售,用時間沉澱才能成就天后的道路。
這些人的出場費,到了後世是千萬級別。
而現在。
幾首歌下來,200300萬。
看似不多,但對於桃木公司來說,也已經是一個難以承受的價格。不說美雪阿姨,單說烏蠅哥和華仔,請過來就是400600萬,加上音樂節其它成本,總成本可能要超過千萬。88元到128元一張的票,得賣多少才能收回本來?
別說他們做這個音樂節,就連那些明星搞一場演唱會,其實都不賺錢的。像那時候華仔來內地開演唱會,一張門票五六百,貴的也上千,但林林總總扣下來,根本沒有賺錢。開演唱會,完全是為了維持人氣。
所以,這也是梁曉嶽不支援林明的原因。
但是林明卻搖搖頭,笑著道:“梁老師,我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你說。”
“你有夢想嗎?”
梁曉嶽詫異道:“你問這個做什麼。”
“你只需要回答我,有還是沒有。”
梁曉嶽沉吟了一會道:“原來我一直想做音樂,後來搞了桃木後,就想一邊搞音樂,一邊努力發展公司。”
從這一點看,梁曉嶽也不是沒有受到侯文輝和趙斌的影響。原來的梁曉嶽是純粹的一個藝術家,他有他的情懷和操守,像劉赫那樣,音樂就是他的全部人生。但到了現在,他開始有了顧慮,有了公司這個羈絆和阻礙。
除了音樂以外,他希望公司能夠得到好的發展,併為之付出努力。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他竭力想讓林明進桃木的主要原因,如果是純粹的藝術家,肯定會認為藝術會被金錢玷汙,不會邀請林明進來。二者只討論音樂藝術,這才是一個藝術家該有的精神體現。
林明說道:“那你想聽聽我的夢想嗎?”
“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