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是開學典禮大會。
無數的學生在各個班的班主任的帶領下,出現在了操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烏壓壓一片填滿了整個操場。
主席臺上,掛了一個橫幅。
“歡迎2oo2屆新生入校。”主席臺上先由副校長致開場詞,再由各個年級學生代表上臺演講。
像這屆高一新生的學生代表在雲城和出名,名字叫何小波,是今年的雲城中考狀元,由三大名校之一,也是林明的母校長益初中誕生,以離滿分只差17分的優異成績,直接入學雲城一中。
上午的打架風波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在學校特意低調處理的情況下,孫一飛他們很快就又活蹦亂跳地出現在了操場上,只是哪怕狠揍了錢朝陽一頓,孫一飛也不甘心。私底下跟林明他們說,到時候在學校外面還有一場架打。
不過這件事情已經與林明他們無關,畢竟是那個叫潘子的籃球隊員的事情,林明他們之前幫他們,已經是看在孫一飛的面子上,再繼續幫忙,未免就有些多管閒事了。反正孫一飛在一高也沒虛過誰,倒不用擔心勝負。
等各年級學生代表講完話,就是學生會代表,再是教師代表,最後由校長廖明權總結言。
廖明權穿著西裝領帶,打扮得很正式。他一上臺,底下的學生大部分都以一種不屑的表情看著他,很多甚至看都懶得看,紛紛轉頭和旁邊的同學說話去。
這一點看,廖明權在一高就很不得人心。去年廖明權許諾的場景歷歷在目,一高的環境卻在學生們的眼裡變得越來越差,不僅食堂的伙食沒有提升,日漸繁重的校園清潔勞動以及年年喊的減負運動依舊沒有實施,讓學生怨聲載道。
說起減負運動,其實早在8o年代,教育部就已經出過“寬鬆教育”“減負教育”的政策,這次運動被稱為第一次減負運動。但直到94年實施的第二次“減負運動”,依舊沒有任何改善,甚至日益增重。
口號喊到今天,學生的功課年年沉重,曾有學生戲言,上個廁所回來,桌子上就擺滿了厚厚一疊的試卷。高中三年做的作業加上卷子,圈起來能繞地球一圈。
這種做法自然會引起學生很大的反彈。
但也有人說一高作為全省教育典範,既然週六週日給了雙休日,那週一到週五學習負擔重一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這種說法被學生嗤之以鼻,學生看似有個雙休日,但每週五佈置的功課,學生根本沒法週末出來玩耍。
從週五晚上開始做作業,做到週日都還沒完成的人比比皆是。學生光用書包裝試卷和課題,就得背滿滿一袋子回去。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去年廖明權上任的時候,喊出要給學生減負,結果沒有履行承諾,被學生不再信任的主要原因。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們在這裡先要歡迎2oo2屆的高一同學,正式步入嶄新的高中生活。在這裡,我想告訴你們。學習,是一件很需要主動的事情,人的生命是短暫的,知識的汲取是無盡的,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裡,去追求無限的崇高理想,這就是我今天要告訴你們的事情。”
“作家巴金先生曾寫道,“在這個時代,戰士是最需要的,但這樣的戰士不一定要持槍上戰場。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槍彈,他的武器可以是知識、信仰和堅強的意志。”他說,戰士是永遠追求光明的,是永遠年輕的,不知道灰心與絕望,不知道畏縮。”
“同學們,青春的力量,承載一個民族的未來。今天的你們,有夢想、有機會,但也有考驗、有挑戰。我希望,全體一中學子都能做到“人格自尊、學習自主、行為自律、生活自理、管理自治”,能夠像戰士一樣去奮鬥。我希望你們用豐富的知識、堅定的信仰和堅強的意志做武器,讓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成為青春最厚重的底色,自覺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立志成為國家之棟樑,中流之砥柱。”
“謝謝大家。”
廖明權慷慨激揚的演講並沒有換來太多熱情的回應,稀稀拉拉的掌聲響起來,除了高一的學生和所有教師以外,高二和高三的主觀能動性幾乎沒有,兩個年級加起來2ooo多人,居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在鼓掌,讓人詫異。
雖然之前就有過了解,廖明權在一高並沒有得到學生的愛戴,但看到這樣的情況,林明還是搖搖頭表示學生們對這位廖校長,還是太過只注重表面了一點,根本沒有看到廖校長對一高的貢獻。
不過林明也沒法告訴他們,未來廖明權會在一高如何大展拳腳,將一高展成各項數值極為優秀全能的一個學校。很多事情,也只能讓這些學生們自己去體會。
正如一個過慣了朝九晚五的人,永遠都不知道一個朝乾夕惕的人到底有多努力一樣。只希望,時間,能夠證明很多事情。
就如同林明站在時代的巨浪面前,是該勇敢地向浪花起無畏的衝鋒,還是遠遠地避開,這都是外人所不知道的。唯有林明其實心裡非常清楚,自己該有怎麼樣的選擇。至少對於他來說,9月份除了新入學以外,一樣有其它上的驚喜。
下午典禮結束,正式進入分班工作。
林明被戴舟留在了13班,因為戴舟的班級學生成績優異,所以在分班結束後,順理成章地也就成了理科實驗班,也就是俗稱的重點班。這對於林明來說,是充滿壓力的一個結果。
畢竟他的成績他自己知道,語文數學化學還能混一混,數學物理和生物,不說在13理科實驗班,就是算是在高考實驗班,都是墊底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