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是奉先> 第111章 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1章 路 (1 / 2)

呂布還特批了趙雲和太史慈免試入學,直接參加第二期學習,不過畢業考試就不再照顧了。

鑑於報名參加考試的人很多,呂布授意將招生考試的截止日期向後延長了兩個月,以便照顧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的有志青年。這個時代拼的也是人才。

招生規模也一擴再擴,最後定為一千兩百人。呂布已經計劃好了,即使畢業後,沒有那麼多的職位來安置這些學員,他也可以成立教導團,做為種子部隊來培養人才,這種做法在前世的近現代軍隊中很流行。

屯田的事務經過這麼長時間的運作,一切都已進入正軌,所以沮授終於有時間來關注黃巾戰事和軍校的事務,錢莊的籌建也有很多有益的建議。

他在向呂布彙報屯田的工作時,就提到了因為有大量的鮮卑奴隸的加入,而且放牧的戰士和匈奴僕從軍後續又不斷的從草原抓來各族的奴隸,所以屯田地區的水利工程進展順利。

新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和小段的運河,還維護和翻新了一些先秦和西漢時期的水利工程。

現在急需的工程都已完成修建和維護,沮授覺得不能讓大批的奴隸閒置,白白浪費糧食,他向呂布建議,應該讓這些奴隸們繼續去修路。

其實呂布也早就在考慮交通這個大問題了,古人在生產、運輸、打仗等各方面處處受限於糟糕的的交通,表面上看是交通工具落後,其實根源還在基礎設施的滯後。

道路,就是重中之重,所以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書同文車同軌”,而且修建了大量的馳道和直道,修建了一個聯結全國的原始的公路網。

不過修路依然是大工程,這都受限於古代落後的修路技術和科技工藝。呂布和沮授,後來還叫來了賈逵和馬鈞,一起探討了如何修路的問題。

最好走,使用壽命最長的路,當然是那種石頭或者專門燒製的磚瓦鋪成的道路,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的浸泡,還能承受的住往來車輛的碾壓。

可是這樣的石頭路或者石板路一般都是修築在城池之中,因為成本太高,又經常需要保養。

城市之間,荒郊野外的大路一般都是將泥土夯實,有時候也會用熟土和米漿混合,可以防止長草和長蟲子。

呂布知道整套的瀝青混凝土公路的修建方法,可是受限於這個科技落後的時代,根本就無法修築公路、鐵路,甚至連橡膠、輪胎都做不出來。

儘管只能修這種土路,呂布認為可以借鑑古羅馬人修路的方法,就是多層碎石鋪設,兩側修排水渠,路面修成一定的弧度,這樣可以有效對付雨水浸泡和泥土流失。

當然這樣修路的成本也比較高,只適合在某些特殊路段使用。即使修路如此麻煩,呂布仍然覺得路要多修。

特別是在幷州、度遼各郡境內以及從度遼進入草原,一直延伸到遊牧部隊的駐地,都應該修路,用道路來連線彼此,而且需要有專人的養護。

其實朝廷的驛道就是這樣的,十里一亭,既能供人休息,也有驛卒駐守,來維護保養道路。

將來路修好了,既能提高兵力調動的速度,又能減少糧食、物資運轉的週期,降低損耗,可以支援更多的軍隊到更遠的地區作戰,路修到哪裡,大軍就能打到哪裡,統治哪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