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何進無奈只能拜自己的心腹董卓為東中郎將,率領所部前往冀州,接管漢軍北軍。
董卓在涼州與各少數民族交手,勝多負少,所以有一些驕狂的心態,所屬西涼騎兵也確實精銳,根本瞧不起關東漢軍,更瞧不起黃巾軍這樣的烏合之眾。
他接替盧植之後,便不顧己方兵少,連續發動進攻。可是廣宗雖然城小,裡面的黃巾軍卻是人數眾多,而且大賢良師張角就在城中,城中諸人士氣高漲。
董卓損兵折將卻無法攻克廣宗,隨後中了張寶的調虎離山之計,利用他求戰心切的心理,假裝從鉅鹿運來糧草,張寶率軍出城接應。
董卓以為機會來了,便親率西涼騎兵前去劫糧,順便消滅張寶。結果卻中了張寶的埋伏,死傷大半,幸得幾個下屬的誓死保護,才突出重圍。
經此一役,冀州方向的中央官軍傷亡慘重,只能後撤。董卓也因為這場敗仗而失去了漢靈帝的信任和重用。而廣宗之圍解除,黃巾軍立即捲土重來,氣勢更勝。
雲中距離冀州路途遙遠,高順率軍從雲中出發向東進入雁門郡,然後繼續東向,橫穿雁門郡,進入代郡,再從代郡南下,從常山關進入冀州大地。
按照幷州軍要求,偵察部隊前出百里偵察敵情,一路上碰到了幾股黃巾軍或者山賊,頑抗到底消滅之,投降的暫交地方官府收押,所以一路上非常順利。
進入冀州之後,高順沿途所見,卻是一番亂世殘像,十室九空,到處都是大戰之後留下的殘垣斷壁。
有的村莊還在著火。村中之人不是被擄去,就是被官府當做叛軍同黨殺害了,能跑得都逃往幷州、司隸去了。
高順大軍剛剛到達中山國的治所,盧奴,就接到了訊息,冀州州治高邑被黃巾大軍圍城,城中兵少糧少,黃巾軍則由十萬餘眾。冀州刺史王芬派出了多路信使向各地求援,十萬火急。
高順打發走了信使,便於成廉、朱靈商議下一步的行軍路線。當時有兩條路線,一條是透過真定,前往高邑。另一條路線則是從漢昌、下曲陽,前往高邑。
真定當時已經被黃巾軍的一支黑山軍佔領,黑山軍人數眾多,為首的兩位首領,張牛角,褚燕都本領高強。
另一路則需經過鉅鹿郡治癭陶縣,當時癭陶縣還在漢軍控制之中,可是鉅鹿郡其他各縣全都在張角的黃巾軍控制之下,同樣層層阻攔。
最後眾人商定,還是從漢昌,下曲陽南下,沿途多是平原,更有利於幷州軍發揮自己的實力。
幷州軍各部隊之中,只有陷陣營的第二旅,軍中多有首陽山來的兵士,擅長山地作戰。平時呂布還專門給他們制定了山地作戰訓練科目,是朝著山地步兵旅方向培養的,不過此次第一批輪戰的部隊沒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