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又看向跟在劉大明幾人身後的年輕人。
等這些人再成長一番,他再來收割。
二車間。
常明傑看著新做出來的晨星機床對著一旁的工人吩咐去檢查。
眼下二車間每個周都能出廠兩臺晨星機床。
這效率已經是車間的正常水準,不是不能多生產,而是能夠生產的工人就那麼多,還要生產其他機床。
所以按照比例生產,一週兩臺晨星,完全符合當下的生產效率。
“主任,我們什麼時候繼續實驗啊。”
身邊的小組長來到常明傑身邊詢問。
這小組長也是一名軋鋼廠的老人了。
手上本事有,就是文化水平有點低,所以一直達不到提幹的要求。
不過能夠成為小組長,沒有兩把刷子,還真鎮不住手下的人。
尤其是福利待遇跟職級掛鉤的情況下。
此時,小組長說的事情,正是機床的研發改進事項。
他們二車間也組織過幾次改進晨星機床,結果都沒有明顯的進步。
甚至還出現了沒有預料的問題,這讓二車間的研究人員,不敢擅自做主。
常明傑聽得對方詢問,沉默不語。
他是車間主任,但也是一名工程師啊。
而且還是機械廠少有的工程師之一。
這些年雖然擔任車間主任,但自己的學習從未停下。
只是這進步的速度,比起工廠的發展速度,感覺就跟烏龜似的,總是跟不上步伐啊。
至於跟楊小濤比,那還是算了吧,別給自己找不自在。
“放心吧,我聽說研發處那邊的工作快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咱們了,讓同志們保持好狀態,可不能到時候掉鏈子啊。”
小組長立馬點頭,“我們早就等這一天了。”
“您不知道,這一車間的傢伙最近老拽了,說什麼他們要做飛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