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東同志。”
“領導。”
“收拾好東西,我讓人送你們去火車站。”金廠長鄭重說著,劉向東立馬點頭,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好,對了,你們家人準備好了?”
“嗯,都在家裡等著呢。”
“那還等什麼,出發吧。”金廠長催促著,眾人點頭,立馬拎著大小包還有一些儀器往外走。
“紀廠長!”劉向東走到紀廠長跟前,不知道說什麼好。
“老劉,去機械廠對你是好事。”
“到時候我去四九城,你別不認我就行。”紀廠長開玩笑說著,劉向東搖頭,
“廠長,感謝您。”
“別說了,只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衷。”兩人握著手,隨後告別。車子裡。
劉向東跟金廠長坐在一起,隨後詢問,
“向東同志,你們什麼時候跟機械廠有的聯絡?”
“這個...”
“不方便說嗎?”
“這個倒不是。”劉向東在心裡組織下語言,隨後將自己知道的說了一遍。
等車子來到家裡,看著門口等待的妻子跟孩子,那副高興歡快的模樣,劉向東感覺身體裡的病都去了不少。
火車站,南下的列車已經啟動,金廠長帶人站在月臺,心緒無法平靜。
想到劉向東說的,想到楊小濤電話中對人才的看重,又想到紅星機械廠所做的每一件東西,走的每一步,腦海中有根繩子將這一切串聯起來,然後這繩子開始分叉,再串聯,逐漸形成了一張網。
“未雨綢繆,未雨綢繆啊。”金廠長突然抬頭笑起來,他終於明白,為什麼機械廠每一步都能走在前面。
並不是人家突兀的變出來的,而是在這道路選擇上,早就開始默默打著基礎。
所以出現的時候,才會讓人耳目一新。就像現在的這些研究,雖然現在沒有成果,但等到成果出現的一刻,就是震驚世人的一刻。
也是他們機械廠收穫的一刻。
“不愧是紅星機械廠,事事都走到了前頭啊。”轉身上車,金廠長心中多了一份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