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的鋼材,是個問題。
人員的入職,是個問題。
等等
一堆問題擺在面前,這可比當工程師累多了。
唉!
腦袋趴在桌子上。
原以為只要是對社會有益的,人們就會接受,工廠就能獲益。
卻忽落了,社會也是由人構成的,甚至人的意志佔了主體。
即便是在後世,地方的大傘也要為本地遮風擋雨,自然也要遮擋陽光了。
無奈,但不能擺爛。
楊小濤開始強迫自己,拿起檔案一個個,慢慢的看,慢慢的想。
……
十一車間的情況並不是什麼秘密,財務上就做不了假,更何況在這萬人大廠裡,形形色色的人多了,各種矛盾也就有了。
不少人都覺得拖拉機並沒有當初想象的那麼美好,尤其是一些瞭解前沿科技的,更是丟擲柴油機取代蒸汽機的言論,說這是浪費國家寶貴資源,是革命建設的後退。
甚至於有人猜測,什麼時候解散十一車間,將那些新來的趕回家去。
十車間。
秦淮茹小心的撥弄著機器,在她身旁易中海手把手教著。
這些日子,易中海用從未有過的工作熱情,成功在十車間樹立起勤勞的工人形象。
團結工人,解決困難,在周圍好聲不斷,漸漸彌補虧損的聲譽。
“一大爺,您聽說沒有,十一車間快開不下去了!”
秦淮茹小聲說著,眼睛裡都是幸災樂禍。
自從楊小濤有了兒子,秦淮茹低沉了一段時間,心裡頭最後的念想被無情擊碎。
隨後便是深深的怨念。
怨恨楊小濤咋就這麼有本事,怨恨他過的日子這麼好,怨恨他找到了媳婦,還生了兒子…
如果怨恨有顏色,那秦淮茹一定是最光彩的一個。
她也清楚,怨恨這些東西對楊小濤沒用。
但就是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