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咻~
導彈緊追不捨,持續加速。
發動機猛噴著火焰,閃耀著橘紅色的光芒。
導彈後方,拉出一道細長的煙柱。
茫茫黑夜中,導彈猶如流星劃過一般,速度飛快。
相比之下。
龐大的飛機,即便飛行時速已經八百多公里,但相對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導彈進入末端衝刺,動輒都幾倍音速,每秒就是一兩公里。
另外,飛機體型巨大,受自身動力和結構影響,機動能力和極限過載有限,即便是戰鬥機,最大過載也不能超過9G。
就像肥胖臃腫的胖子,不可能做出高難度的規避動作,要是動作幅度過大,直接就把自己給傷到了。
相比之下,導彈的最大過載可就普遍很高了,一般都是三四十。
也正因如此。
一旦導彈拉近和飛機的距離,便進入了它的不可逃逸區。
飛機在這個區域範圍內,是很難擺脫逃掉的。
就像一個矯健靈敏的短跑高手,已經跑到了大胖子身邊,那麼大胖子隨便怎麼跑動,都不可能逃掉了。
除非……
砰砰砰~
被緊追不捨的軍情局專機,又一次拋投了誘餌彈。
以前的導彈不夠聰明,只是用紅外熱感應引導,因為飛機發動機尾噴口溫度很高,所以銜尾攻擊,結果卻容易被紅外熱焰彈欺騙。
為了降低被欺騙機率,導彈又增加了小型雷達,自己掃描探測目標,然後經過彈道計算機解算出相對位置和速度,從而精準追殺。
結果又容易被鋁箔條幹擾,因為飛灑的鋁箔條是金屬,容易讓導彈的雷達‘看’上去雪花一片,擾亂導彈的鎖定。
最新式的導彈乾脆直接上覆合導引頭,將雷達、可見光、紅外、鐳射等各種元器件整合在一起,提高抗干擾能力。
但武器的對抗,是呈螺旋狀不斷上升的。
任何武器都不可能是絕對完美、絕對無敵的。
應對新型的導彈,自然也有新的對抗方式。
恰如此時此刻被追殺的軍情局專機,如果是什麼自衛裝置都沒有的民航客機,那麼第一枚導彈就已經將它凌空打爆。
但這架專機本身就是軍用運輸機,為了適應戰爭,本身就配備了各種自衛裝置,而來到非洲參加行動,就更是做過各種加強。
電子干擾裝置第一時間就啟動了,不斷的干擾敵人的雷達頻率。
在拋投誘餌彈的同時,還有鐳射照射、紅外干擾,儘可能的讓來襲的導彈丟失目標。